哲学与宗教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38千字
字数
2019-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全盛时期,它对文学造成了极大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在大量的诗文和史实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道教对唐代文人生活、思想和创作的影响。该书前两章分别论述了唐代特别流行的炼丹术、神仙思想、神仙追求与文学创作的关系;第三章以长安道观为中心,探讨当时道观的发展形态及其在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后一章以论述唐代“三教调和”思潮作为全书的总结。
目录
- 版权信息
- 孙昌武文集 出版说明
- 总论
- 炼丹术与唐代文学
- 一 唐代炼丹术的发展
- 二 唐时外丹术的兴盛
- 三 唐统治阶层热衷于炼丹术
- 四 唐代炼丹术向社会扩散
- 五 丹药的“效验”和诱惑
- 六 唐代文人间炼丹和服丹药成为风气
- 七 文人好道者不必嗜丹药
- 八 唐代文人对丹药危害的批判
- 九 丹药的困惑及其影响
- 十 外丹术破产——向内丹转化
- 神仙术与唐代文学
- 一 神仙信仰、神仙术、神仙美学
- 二 唐代道教神仙思想的新发展
- 三 唐代统治者的求仙活动
- 四 唐代道士的新形象
- 五 神仙观念的世俗化
- 六 唐代“入道”“学仙”的文人
- 七 唐代文人的“羡仙”意识
- 八 李白——神仙追求及其困惑
- 九 李贺——心造的神仙幻境
- 十 白居易——人间的“神仙”世界
- 十一 李商隐——作为艺术境界的仙境
- 十二 游仙——仙人和仙界的礼赞
- 十三 新型神仙传说
- 十四 作为讽喻的神仙世界
- 十五 人与仙的中介——文人笔下的道士
- 十六 新型的“洞天福地”——道院
- 十七 女仙和女道士
- 十八 能诗的女道士
- 十九 人间胜过仙境,人情强过道心
- 二十 神仙信仰的破灭与神仙“美学”的发展
- 唐代长安道观及其社会文化活动
- 一 宫观数量和名称
- 二 道士人数和道观规模
- 三 长安道观作为“祀祷宗教”的机构
- 四 对道观和道士的管理
- 五 道教教理的研究机构
- 六 道观的文化性质和文化活动
- “三教调和”思潮与唐代文学
- 一 “三教调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
- 二 调和“三教”的契合点——心性的体认
- 三 佛、道二教对唐代文人影响的深入
- 四 文人中的“三教调和”潮流
- 五 “三教调和”思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2001年版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