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讲给普通大众的130堂中国历史课,寻找被忽略的历史逻辑。

内容简介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考察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清王朝结束数千年的历史轨迹,充分运用近百年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丰硕成果,以广泛的社会结构、社会思潮、文学艺术、百姓生活为切入点,将那些被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新方法一一呈现给普通读者。

在系列第2册《文明的基因》中,你会看到: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文字;周朝的王官学成了后世儒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源头;天命观念、封建宗法制度、稳定的文字系统和天下观念,这都是周朝为中国留下的丰富遗产;司马迁对老子这个人的记录是一笔糊涂账,有至少三个版本的“老子”在历史上流传下来,让人分不清楚……

目录

  • 封面
  • 版权信息
  • 总序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 第一讲 中国古地理的基础
  • 01 百年来中国历史研究的硕果
  • 02 百年来对中国历史的认识超过以往两千年
  • 03 百年来中国古代史的关键点
  • 04 中国文明的主流来自周文化
  • 05 周人的遗产之一 ——世界观
  • 06 周人的遗产之二 ——宗法封建制
  • 07 周人的遗产之三 ——非表音文字
  • 08 周人的遗产之四 ——中国文明核心地理区域
  • 09 古代中国的人文地理
  • 10 古代中国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活的互动
  • 11 一位被忽视的地理学天才
  • 第二讲 中国古文法的基础
  • 01 与时间对抗的不朽文字
  • 02 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字系统
  • 03 中国文字的造字原则
  • 04 中国文字分成三类
  • 05 沿用至今的汉字文法
  • 06 文法没变,为什么我们还是看不懂古书?
  • 07 中国语文独特之处 ——数词和量词
  • 08 中文文法的内在简约性
  • 09 中文文法没有明确的时态变化
  • 10 中文文法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 第三讲 中国文字与中国语言
  • 01 从海伦·凯勒学习语言说起
  • 02 文字创造新世界
  • 03 语言和文字决定思考
  • 04 语言和文字,哪个更重要?
  • 05 文字在中国拥有更高的权威
  • 06 “文献中心主义”
  • 07 历史记录的“大传统”和“小传统”
  • 08 “文”与“言”的巨大差距
  • 09 何炳棣从“小传统”着手研究历史
  • 10 何炳棣的另一项研究
  • 11 最古老的中国典籍 ——《尚书》与《周易》
  • 12 克服语言与文字之间的巨大落差 ——《诗经》
  • 13 维系宗法制度 ——《周礼》
  • 第四讲 古代城市与城邦
  • 01 拦在我们与历史之间的透镜
  • 02 透镜的例子 ——美国议会制与中国郡县制
  • 03 另一个透镜 ——系统化整理
  • 04 正确理解先秦时代的“国”
  • 05 古史中的“国”与今天的“国”迥异
  • 06 中国古代的城从何而来?
  • 07 谁是“国人”?
  • 08 “国人”从何而来?
  • 09 周朝的城与周朝政治运作
  • 10 爵制与西周向东周的转变
  • 第五讲 从封建到诸国
  • 01 不要把历史人物看得太重要了
  • 02 寻找历史发展的其他因素
  • 03 周公是第一位真正的历史人物
  • 04 周公的伟大功绩
  • 05 封建的本质就是武装殖民
  • 06 周人的统治策略 ——分封
  • 07 周人的政治制度 ——昭穆制
  • 08 昭穆制的深远影响
  • 09 周人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 10 周人的政治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
  • 11 “氏”与“姓”的建立
  • 12 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解读考古资料
  • 13 宗法制度中的父子关系
  • 14 总结:周朝的教化根基
  • 第六讲 王官学与诸子学
  • 01 我们所知道的历史经历过层层筛选
  • 02 有效的历史知识需要历史学家的呈现
  • 03 历史学家必须不停追问
  • 04 为什么诸子百家出现于东周而非西周?
  • 05 诸子的源头 ——周人的知识创新
  • 06 西周到东周宗法关系的松动
  • 07 周幽王时期为何“诸侯不至”?
  • 08 封建宗法制的衰落与诸子的兴起
  • 09 儒家源于周人的王官学
  • 10 道家和阴阳家的王官学源头
  • 11 总结:从西周王官学到东周诸子学
  • 第七讲 重新认识孔子 (一)
  • 01 孔子与我的电影梦
  • 02 子路与我的电影剧本
  • 03 “君子死,冠不免”
  • 04 孔子及其弟子的性格(一)
  • 05 孔子及其弟子的性格(二)
  • 06 孔子及其弟子的性格(三)
  • 07 孔子的家世背景
  • 08 “三十而立”
  • 09 孔子的开创性 ——大胆的教育
  • 10 孔子的开创性 ——对学习的推崇
  • 11 孔子的开创性 ——对礼的全新阐释
  • 12 小结:孔子是一位了不起的开创者
  • 第八讲 重新认识孔子 (二)
  • 01 孔子的时代 ——诸侯坐大
  • 02 孔子在鲁国的理想
  • 03 孔子的生平(一) ——鲁国大乱
  • 04 孔子的生平(二) ——大夫专权
  • 05 孔子的生平(三) ——夹谷之会
  • 06 孔子的生平(四) ——去鲁至卫
  • 07 孔子的生平(五) ——困于陈蔡
  • 08 孔子的生平(六) ——周游列国
  • 09 孔子的生平(七) ——卫国内乱
  • 10 孔子的生平(八) ——晚年归鲁
  • 11 孔子的快乐
  • 12 孔子的教导
  • 13 礼教的真义
  • 第九讲 重读《老子》
  • 01 三支道家对“道”的不同理解
  • 02 老庄有别
  • 03 《史记》关于老子记录的糊涂账
  • 04 《史记》中的好几位“老子”
  • 05 老子年代的错置与楚文化
  • 06 考证《老子》年代的五种方法
  • 07 老子论“道”
  • 08 老子论“自然”
  • 09 老子的生存之道
  • 10 老子的处世法则
  • 11 老子论“圣人”
  • 12 老庄结合
  • 13 《老子》是不折不扣的“乱世之书”
  • 14 老在庄前还是庄在老前?
  • 第十讲 重读《庄子》
  • 01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02 先理解庄子的时代背景,再读《庄子》
  • 03 《庄子》的风格
  • 04 《庄子·天下篇》的惠施十条(一)
  • 05 《庄子·天下篇》的惠施十条(二)
  • 06 理解名家,更能理解《庄子》
  • 07 庄子的名实之辨(一)
  • 08 庄子的名实之辨(二)
  • 09 庄子的名实之辨(三)
  • 10 回头再问庄子是谁
  • 11 庄子哲学的重点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4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国人的思想底色

    不一样的历史书,作者学贯中西,这样也才能跳出中国历史的传统叙事思维,以多维度的来解读历史。本书讲周人的世界观,也是中国人的传统底色,中国的文字特点,象形文字的独特性也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这也提醒我,如果中年以后再学习新的语言,将是打开 “油腻” 思维的一把钥匙。其中讲天生聋盲的女作家海伦凯勒,如果通过文字也能想像出色彩和声音,反映出文字也能构建自己的世界,同时也就提出传统的中国历史是由传统中国文字建造出来的。下半部主讲孔子有些啰嗦(如果没有上得到的孔子生平课就应该认为是精彩),作者原本是要不以帝王将相来叙述历史,但遇到自己喜欢的人物还是忍不住,所以这套书可粗读,遇到自己喜欢的再细读。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商人发明了文字以事鬼神,周人则发明了一套文字和语言对应的法则,也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形声法则。有了这套规律,认识汉字容易很多,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了,这也为文明打下了根基。《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第二卷的标题叫做 “文明的基因”,归纳起来,早期文明的基因,是文字和周文化衍生的思想。此后,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信奉什么学说,都脱不了文化的基因印迹。就文字来说,它不单单是记录和表达的工具,使用的习惯体现了民族的个性,并且文字也反过来主宰我们,“决定我们如何思考”,以及和外界接触时 “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历史与文化紧密的结合

        文明的基因,这一册精彩绝伦。从古地理写到中国的文字与语言,从封建到王官学、诸子学,从孔子到老庄。我们身体里流淌着中华文明的血。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