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8.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7千字
字数
2018-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讲给普通大众的130堂中国历史课,寻找被忽略的历史逻辑。
内容简介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考察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清王朝结束数千年的历史轨迹,充分运用近百年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丰硕成果,以广泛的社会结构、社会思潮、文学艺术、百姓生活为切入点,将那些被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新方法一一呈现给普通读者。
在系列第2册《文明的基因》中,你会看到: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文字;周朝的王官学成了后世儒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源头;天命观念、封建宗法制度、稳定的文字系统和天下观念,这都是周朝为中国留下的丰富遗产;司马迁对老子这个人的记录是一笔糊涂账,有至少三个版本的“老子”在历史上流传下来,让人分不清楚……
目录
- 封面
- 版权信息
- 总序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 第一讲 中国古地理的基础
- 01 百年来中国历史研究的硕果
- 02 百年来对中国历史的认识超过以往两千年
- 03 百年来中国古代史的关键点
- 04 中国文明的主流来自周文化
- 05 周人的遗产之一 ——世界观
- 06 周人的遗产之二 ——宗法封建制
- 07 周人的遗产之三 ——非表音文字
- 08 周人的遗产之四 ——中国文明核心地理区域
- 09 古代中国的人文地理
- 10 古代中国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活的互动
- 11 一位被忽视的地理学天才
- 第二讲 中国古文法的基础
- 01 与时间对抗的不朽文字
- 02 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字系统
- 03 中国文字的造字原则
- 04 中国文字分成三类
- 05 沿用至今的汉字文法
- 06 文法没变,为什么我们还是看不懂古书?
- 07 中国语文独特之处 ——数词和量词
- 08 中文文法的内在简约性
- 09 中文文法没有明确的时态变化
- 10 中文文法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 第三讲 中国文字与中国语言
- 01 从海伦·凯勒学习语言说起
- 02 文字创造新世界
- 03 语言和文字决定思考
- 04 语言和文字,哪个更重要?
- 05 文字在中国拥有更高的权威
- 06 “文献中心主义”
- 07 历史记录的“大传统”和“小传统”
- 08 “文”与“言”的巨大差距
- 09 何炳棣从“小传统”着手研究历史
- 10 何炳棣的另一项研究
- 11 最古老的中国典籍 ——《尚书》与《周易》
- 12 克服语言与文字之间的巨大落差 ——《诗经》
- 13 维系宗法制度 ——《周礼》
- 第四讲 古代城市与城邦
- 01 拦在我们与历史之间的透镜
- 02 透镜的例子 ——美国议会制与中国郡县制
- 03 另一个透镜 ——系统化整理
- 04 正确理解先秦时代的“国”
- 05 古史中的“国”与今天的“国”迥异
- 06 中国古代的城从何而来?
- 07 谁是“国人”?
- 08 “国人”从何而来?
- 09 周朝的城与周朝政治运作
- 10 爵制与西周向东周的转变
- 第五讲 从封建到诸国
- 01 不要把历史人物看得太重要了
- 02 寻找历史发展的其他因素
- 03 周公是第一位真正的历史人物
- 04 周公的伟大功绩
- 05 封建的本质就是武装殖民
- 06 周人的统治策略 ——分封
- 07 周人的政治制度 ——昭穆制
- 08 昭穆制的深远影响
- 09 周人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 10 周人的政治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
- 11 “氏”与“姓”的建立
- 12 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解读考古资料
- 13 宗法制度中的父子关系
- 14 总结:周朝的教化根基
- 第六讲 王官学与诸子学
- 01 我们所知道的历史经历过层层筛选
- 02 有效的历史知识需要历史学家的呈现
- 03 历史学家必须不停追问
- 04 为什么诸子百家出现于东周而非西周?
- 05 诸子的源头 ——周人的知识创新
- 06 西周到东周宗法关系的松动
- 07 周幽王时期为何“诸侯不至”?
- 08 封建宗法制的衰落与诸子的兴起
- 09 儒家源于周人的王官学
- 10 道家和阴阳家的王官学源头
- 11 总结:从西周王官学到东周诸子学
- 第七讲 重新认识孔子 (一)
- 01 孔子与我的电影梦
- 02 子路与我的电影剧本
- 03 “君子死,冠不免”
- 04 孔子及其弟子的性格(一)
- 05 孔子及其弟子的性格(二)
- 06 孔子及其弟子的性格(三)
- 07 孔子的家世背景
- 08 “三十而立”
- 09 孔子的开创性 ——大胆的教育
- 10 孔子的开创性 ——对学习的推崇
- 11 孔子的开创性 ——对礼的全新阐释
- 12 小结:孔子是一位了不起的开创者
- 第八讲 重新认识孔子 (二)
- 01 孔子的时代 ——诸侯坐大
- 02 孔子在鲁国的理想
- 03 孔子的生平(一) ——鲁国大乱
- 04 孔子的生平(二) ——大夫专权
- 05 孔子的生平(三) ——夹谷之会
- 06 孔子的生平(四) ——去鲁至卫
- 07 孔子的生平(五) ——困于陈蔡
- 08 孔子的生平(六) ——周游列国
- 09 孔子的生平(七) ——卫国内乱
- 10 孔子的生平(八) ——晚年归鲁
- 11 孔子的快乐
- 12 孔子的教导
- 13 礼教的真义
- 第九讲 重读《老子》
- 01 三支道家对“道”的不同理解
- 02 老庄有别
- 03 《史记》关于老子记录的糊涂账
- 04 《史记》中的好几位“老子”
- 05 老子年代的错置与楚文化
- 06 考证《老子》年代的五种方法
- 07 老子论“道”
- 08 老子论“自然”
- 09 老子的生存之道
- 10 老子的处世法则
- 11 老子论“圣人”
- 12 老庄结合
- 13 《老子》是不折不扣的“乱世之书”
- 14 老在庄前还是庄在老前?
- 第十讲 重读《庄子》
- 01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02 先理解庄子的时代背景,再读《庄子》
- 03 《庄子》的风格
- 04 《庄子·天下篇》的惠施十条(一)
- 05 《庄子·天下篇》的惠施十条(二)
- 06 理解名家,更能理解《庄子》
- 07 庄子的名实之辨(一)
- 08 庄子的名实之辨(二)
- 09 庄子的名实之辨(三)
- 10 回头再问庄子是谁
- 11 庄子哲学的重点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