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一部全面详尽介绍电机发明史和电机技术发展史的专著,书中既有重大电机历史事件和重要电机产品的写实,也有著名电机人物的著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面详尽介绍电机发明史和电机技术发展史的专著。全书不但有对电机萌芽、诞生和改进历史的详尽追溯,有对各类电机(含汽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直流电机、交流感应电动机和变压器)技术发展的全面论述,有对电机理论、电机用电工材料和电机绝缘等的发展回顾,还有对国外主要电机企业发展史的介绍,以及对中国电机工业发展的详尽论述。书中既有重大电机历史事件和重要电机产品的写实,也有著名电机人物的著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前言
  • 第一章 “电”“磁”话古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电学
  • 一、“雷”“电”训诂
  • 二、中国古代对“雷”“电”的观察和描述
  • 三、中国古代对摩擦电的观察和描述
  • 第二节 西方古代对“电”的观察
  •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磁学
  • 一、“磁”字溯源
  • 二、中国古代关于磁石性能的观察研究
  • 三、指南针的发明及应用
  • 第四节 西方古代的磁学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探索者的足迹——从吉尔伯特到法拉第
  • 第一节 电学、磁学泰斗吉尔伯特
  • 第二节 捕雷役电的巨人富兰克林
  • 第三节 将电学插上数学翅膀的库仑
  • 第四节 打开动电大门的伽伐尼和伏特
  • 第五节 现代电磁学的奠基人——奥斯特、安培和欧姆
  • 第六节 “最大的电学家”法拉第
  • 第七节 小结
  • 第三章 电机的萌芽及诞生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直流发电机的诞生
  • 一、发电机的始祖——法拉第圆盘式发电机
  • 二、“来路不明”的发电机——P. M.发电机
  • 三、往复式发电机雏形——内格罗发电机
  • 四、现代直流发电机雏形——皮克西手摇发电机和萨克斯顿手摇发电机
  • 五、第一批走出实验室的直流发电机——克拉克手摇发电机和雅可比手摇发电机
  • 六、第一台多极直流发电机——施特纳手摇发电机
  • 七、第一台多电枢直流发电机——惠斯通手摇发电机
  • 八、第一台实用直流发电机——伍尔里奇直流发电机
  • 九、开启发电机应用大门的发电机——诺莱-霍姆斯蒸汽机驱动发电机
  • 第三节 直流电动机的诞生
  • 一、电磁铁发明简史
  • 二、电动机的始祖——法拉第电动机
  • 三、巴洛星形轮电动机
  • 四、斯特金电动机
  • 五、捷德里克电动机
  • 六、亨利摆动式电动机和内格罗摆动式电动机
  • 七、现代旋转电动机的雏形——里奇电动机
  • 八、开电动机应用先河的达文波特电动机
  • 九、涅瓦河上电动船
  • 十、佩奇的电动机和电动机车
  • 十一、惠斯通偏心式电动机
  • 十二、其他电动机
  • 十三、小结
  • 第四节 电机的改进
  • 一、电机可逆性原理的发现
  • 二、电源问题迎刃而解
  • 三、励磁方式的进展
  • 四、电机结构的改进
  • 第五节 旋转磁场的发现和感应电动机的诞生
  • 一、阿拉果圆盘
  • 二、贝利旋转磁力实验
  • 三、费拉里斯两相感应电动机
  • 四、特斯拉和他的感应电动机
  • 五、多利沃-多布罗夫斯基鼠笼式电动机
  • 六、其他多相感应电动机
  • 七、单相感应电动机
  • 第六节 同步电机的诞生
  • 一、同步发电机
  • 二、同步电动机
  • 第四章 汽轮发电机发展史
  • 第一节 发展历程
  • 一、初创阶段(1884—1900)
  • 二、空气冷却阶段(1901—1925)
  • 三、氢气冷却阶段(1926—1954)
  • 四、高速发展阶段(1955—1976)
  • 五、平稳发展时期(1977—2014)
  • 第二节 冷却技术发展史
  • 一、空气冷却
  • 二、氢气冷却
  • 三、水冷却
  • 四、蒸发冷却
  • 五、超导汽轮发电机
  • 第三节 汽轮发电机结构的发展
  • 一、转子
  • 二、定子绕组
  • 三、隔振结构
  • 第四节 励磁系统的发展
  • 一、直流发电机励磁方式
  • 二、离子励磁方式
  • 三、晶闸管励磁方式
  • 第五节 汽轮发电机的技术经济性
  • 一、额定频率
  • 二、额定电压
  • 三、单机容量
  • 四、损耗及效率
  • 五、利用系数、材料消耗率及造价
  • 第六节 汽轮发电机发展近况
  • 一、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世界汽轮发电机工业的特点
  • 二、汽轮发电机冷却技术
  • 三、汽轮发电机结构
  • 四、技术经济性
  • 第五章 水轮发电机发展史
  • 第一节 国外水电开发简史
  • 一、美国的水电开发
  • 二、加拿大的水电开发
  • 三、苏联的水电开发
  • 四、欧洲的水电开发(不包括苏联)
  • 五、日本的水电开发
  • 六、其他一些国家的水电开发
  • 第二节 水轮机发明小史
  • 一、古代水轮和水力机具
  • 二、现代水轮机的诞生和形成
  • 第三节 水轮发电机发展历程
  • 一、初创阶段(1891—1920)
  • 二、技术成长期(1921—1950)
  • 三、高速发展期(1951—1984)
  • 四、平稳发展阶段(1985—2010)
  • 第四节 水轮发电机结构的发展
  • 一、总体布置
  • 二、定子
  • 三、机架
  • 四、转子
  • 五、推力轴承
  • 第六章 变压器发展史
  • 第一节 变压器发明简史
  • 一、变压器的雏形——感应线圈
  • 二、高兰德—吉布斯二次发电机
  • 三、齐伯诺夫斯基—德里—布拉希(Z-D-B)变压器
  • 四、变压器技术在美国的传播和发展
  • 五、三相变压器的诞生
  • 六、其他变压器
  • 第二节 变压器技术的发展
  • 一、变压器技术发展历程
  • 二、变压器结构型式的发展
  • 三、铁心结构
  • 四、线圈及线圈绝缘
  • 五、油箱及其他结构件
  • 六、变压器的冷却
  • 第七章 交流感应电动机发展史
  • 第一节 交流感应电动机的萌芽和诞生
  • 第二节 交流感应电动机的兴起和发展(1887—1900)
  • 一、美国交流感应电动机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 二、欧洲交流感应电动机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 三、产品发展
  • 四、小结
  • 第三节 感应电动机技术发展和成熟时期(1901—1950)
  • 一、感应电动机理论的发展
  • 二、感应电动机起动技术的发展
  • 三、感应电动机变速及调速技术的发展
  • 四、感应电动机结构和冷却技术的发展
  • 五、感应电动机产品的发展
  • 第四节 感应电动机技术平稳发展时期(1951—2010)
  • 一、交流电动机理论的发展
  • 二、产品发展特点及趋势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八章 直流电机发展史
  • 第一节 有关直流电机萌芽和诞生的早期事件
  • 一、直流电动机
  • 二、直流发电机
  • 三、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
  • 第二节 直流电机成长、定型时期(1821—1895)
  • 一、直流电机理论的发展
  • 二、直流电机结构的改进
  • 三、产品发展
  • 第三节 直流电机平稳发展时期(1896—1960)
  • 一、概述
  • 二、直流电机换向理论的发展
  • 三、直流电机技术的发展
  • 四、产品开发
  • 第四节 直流电动机图变发展阶段(1961—2010)
  • 一、与时俱进求生存求发展
  • 二、直流电动机产品发展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电机理论的发展
  • 第一节 电路理论及电机电磁场理论的发展
  • 一、电路理论的发展
  • 二、电机电磁场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电机基础理论的进展
  • 一、电机原理探索
  • 二 电机理论的探索和形成
  • 三、电机统一理论和原型电机
  • 四、机电能量转换
  • 五、电机数值计算及仿真
  • 第三节 电子电机学的建立
  • 第四节 直流电机换向理论的发展
  • 第五节 电子计算机在电机设计计算中的应用和电机CAD
  • 一、计算机在电机设计计算中的应用
  •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 第十章 电机材料的发展
  • 第一节 软磁材料
  • 一、纯铁、软钢及无硅钢
  • 二、硅钢片
  • 三、铁镍合金(坡莫合金)
  • 四、铁铝合金
  • 五、非晶合金
  • 六、微晶合金
  • 七、铁心钢片绝缘层
  • 第二节 永磁材料
  • 一、天然磁石
  • 二、碳钢
  • 三、钨钢
  • 四、铬钢
  • 五、钴钢
  • 六、铝镍钴磁石
  • 七、铁氧体永磁材料
  • 八、MT磁钢
  • 九、非铁合金永磁材料
  • 十、稀土永磁材料
  • 第三节 导电材料
  • 一、铜
  • 二、铝
  • 三、超导电材料
  • 第十一章 电机绝缘的发展
  • 第一节 电机绝缘材料
  • 一、电机绝缘材料的发展历程
  • 二、气体绝缘材料
  • 三、液体绝缘材料
  • 四、矿物绝缘材料
  • 第二节 电机绝缘结构及工艺的发展
  • 一、大电机主绝缘结构及工艺的发展
  • 二、中小型电机绝缘的发展
  • 三、电线用绝缘的进展
  • 第十二章 国外电机制造企业发展简史
  • 一、电机制造企业的萌芽及诞生
  • 二、美国三大电气公司的兴建和发展
  • 三、苏联电机企业的发展
  • 四、德国西门子公司和德国通用电气公司
  • 五、阿西亚·布朗—波维里集团
  • 六、法国阿尔斯通公司
  • 七、英国电机企业的诞生和变迁
  • 八、日本四大电气公司的建立和发展
  • 第十三章 中国电机工业史
  • 第一节 中国水电设备工业史
  • 一、惨淡荒凉步履维艰——新中国成立前的水电设备工业
  • 二、新中国成立后水电设备工业的发展
  • 三、新中国成立后水电设备技术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汽轮发电机工业史
  • 一、中国火力发电史略
  • 二、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汽轮发电机制造业
  • 三、新中国成立后汽轮发电机工业的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小型电机工业发展史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电机工业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小型电机工业
  • 三、小结
  • 第四节 中国典型电机企业发展历程
  • 第五节 灿若星辰的中国早期著名电机人物
  • 一、中国早期著名电机教育家和电机学者
  • 二、中国早期电机工程专家
  • 三、中国电机工业的拓荒者和早期电机实业家
  • 附录 电机历史年表
  • 人名索引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