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一部由权威学者写就的超越之作。
内容简介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战争过后,他们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日本的昭和时代充满了激变,国家在战前一步步迈向战时体制,在战时树立国家总动员体制,在战后初期饱受饥饿与贫困之苦,然后迎来奇迹般的经济复兴。那是日本遭遇挫败又重新奋起的时代。
日本大学教授古川隆久在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外交、大众文化的广泛视角,遵循战前、战时、战后的时间维度,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带领读者轻松俯瞰昭和时代的历史全貌。昭和是尚未完结的过去,它留下的遗产至今仍然保持着影响力。这是一部权威学者将昭和激荡的64年尽收其中的“决定版”。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者言
- 中译本序言
- 前言
- 第一章 昭和的序幕:改元之初的日本
- 1 拥有殖民地的“帝国”
- 改元时的日本领土
- 2 宪法、国家以及政治
- 天皇主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
- 对于国民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 改元时的众议院与贵族院
- 至高无上的天皇统治
- 3 官僚制度与地方制度
- 改元时的中央机构
- 一道、三府、四十三县的地方制度
- 4 教育
- 国家至上主义的学校教育
- 极低的升学率
- 5 军事
- 直属天皇的军队
- 日本军队的阶级制度
- 日本军队的规模
- 6 经济
- 国内总支出与国家预算的用途
- 以农业为中心的产业人口
- 7 国际关系
- 作为中心的国际联盟和美国
- 8 交通与通信
- 以铁路与海运为中心的交通状况
- 扩大的海运网
- 9 人们的生活
- 当时人的平均寿命
- 平民与社会高层的巨大差距
- 男尊女卑的风气根深蒂固
- 严酷的劳动环境与持续的城市化
- 服装、住房、社会保障和信仰
- 10 娱乐
- 随着环境改变的娱乐
- 凸显存在感的电影
- 第二章 混沌的时代:1926—1937年
- 1 昭和恐慌
- 陷于混乱的政党内阁
- 金融危机扩大
- 2 陷入困境的田中义一内阁
- 初次男子普通选举的举行
- “三一五”事件与随之而来的大肆抓捕
- 皇姑屯事件
- 3 大萧条与裁军
- 黄金解禁的实施
- 围绕统帅权的大争论
- 滨口雄幸遭枪击
- 4 “九一八”事变与“满洲国”
- 实行占领中国东北的计划
- 被默认的侵略行为
- 关东军主持下的“满洲国”建国
- 5 “五一五”事件与退出国际联盟
- “五一五”事件的发生
- 承认“满洲国”与退出联盟论
- 6 天皇机关说事件与陆军的对抗
- 天皇机关说事件
- 陆军内部派系斗争的激化
- 7 “二二六”事件
- 日本近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兵变
- 军备竞赛重新开始
- 8 社会与文化
- 贫富差距的扩大
- 有声电影的出现
- 唱片与大众音乐的出现
- 棒球的人气以及技术的发展
- 第三章 战争的年代:1937—1945年
- 1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 卢沟桥事变
- 被神圣化的战争
- 启动国家总动员计划
- 2 陷入困境的日本
- 上海战场的战况激化
- 从军慰安妇问题
- 混乱的军纪
- 南京大屠杀
- 张鼓峰事件
- “东亚新秩序声明”
- 废除《日美通商航海条约》
- 3 三国同盟与大正翼赞会
- “反军演说”事件
- 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
- 德、意、日三国同盟
- 建立大政翼赞会
- 4 太平洋战争爆发
- 《日美谅解案》
- 东条英机内阁成立
- 太平洋战争的开始
- 侵略战争进一步升级
- 5 中日战争时期的社会和文化
- 军需景气带来的娱乐业繁荣
- 统制体制被强化
- 6 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战况与翼赞选举
- 胜利氛围中的总选举
- 7 战局不利
- 被隐瞒的失败
- 战况恶化
- 8 “一击讲和论”的失败
- 塞班岛被占领
- 本土遭受空袭
- 9 战败
- 冲绳被占领
- 《波茨坦公告》与无条件投降
- 战争的巨大创伤
- 10 太平洋战争期间的社会与文化
- 越来越浓重的战时色彩
- 颓废的生活
- 11 战败的主要原因
- 所谓国体论
- 日军的实力
- 战争期间的政治形势
- 第四章 民主化与复兴:1945—1960年
- 1 日本的战败与世界局势
- 战败后的日本
- 充满变化的亚洲形势
- 联合国的成立
- 2 战后的政治与战争责任
- 天皇会见麦克阿瑟
- 盟军最高司令部统治下的生活
- 战争结束后的政治状况
- 审判战犯
- 3 日本的民主化
- 制定《日本国宪法》
- 推行民主主义教育
- 民主化影响的扩大
- 4 朝鲜战争
- 韩国与朝鲜的对立
- 朝鲜特需带来的繁荣
- 5 和谈
- 就结束战争状态达成共识
- 《旧金山和约》《日美安保条约》《日美行政协定》的缔结
- 6 占领时期的文化
- 盟军最高司令部的民主化政策
- 同人志的流行
- 7 恢复独立
- 血色劳动节事件与天皇巡幸
- 吉田派与反吉田派的斗争
- “第五福龙丸”事件
- 8 保守联合
- 自由民主党的成立
- 《日苏共同宣言》
- 住宅公团的创立
- 自民党内部派系的形成
- 9 安保改定问题
- 吉拉德事件
- 1960年的安保斗争
- 10 战后经济奇迹的开始
- “神武景气”与“岩户景气”
- 三池煤矿的劳资纠纷
- “洞爷丸”事故
- 第五章 成长与成熟:1960—1989年
- 1 自民党长期单独执政
- 为什么自民党能够单独执政
- 2 战后的经济奇迹
- 令人惊讶的经济增长率
- 生活变得富足
- 3 新干线与东京奥运会
- 东海道新干线与名神高速公路
- 东京奥运会的举办
- 大阪世界博览会
- 4 成长的烦恼
- 都市圈的人口增加
- 公共交通工具的事故增加
- 公害问题不断扩大
- 5 “归还”冲绳
- 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
- 开始就“归还”冲绳进行谈判
- “归还”冲绳
- 贸易摩擦与皇室外交
- 6 学生运动与大学纷争
- 学生运动走向过激
- 从“淀号”到浅间山庄事件
- 大学纷争
- 7 电视时代
- 娱乐节目的流行
- 8 田中角荣与石油危机
- 日本列岛改造论
-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 洛克希德事件
- 9 经济恢复增长
- 日本第一
- 10 中曾根康弘与国铁民营化
- 公营三社的民营化
- 校园暴力成为社会问题
- 11 改元前后的政治和经济
- 首相接二连三爆出丑闻
- 12 多样化与成熟
- 西方化与小型化的发展
- 《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的制定
- 日本航空123号班机空难与过激派的落幕
- 13 昭和天皇去世
- 在位时间最长的天皇去世
- 结语
- 后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译者后记
出版方
浙江人民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综合性社科类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类图书。 作为一家优秀的地方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坚持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任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06年,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近年来,浙江人民出版社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引领,出版了《之江新语》《红船精神问答》《心无百姓莫为官》《读懂“八八战略”》《中国模范生》《东方启动点》《人民公开课》《中华传世藏书》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其中,5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7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12种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图书奖)。2010年至今,共15种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之江新语》多语种翻译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多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 在“思想引领时代、知识服务用户”价值观引领下,浙江人民出版社坚持专业立社,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产品线建设,着力打造时政、财经、文史三大板块特色品牌,出版了《之江新语》《大数据时代》等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5G时代: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大变革》《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最好的告别》《上帝的手术刀》《星际穿越》等图书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