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7.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8千字
字数
2016-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关于近代中国主要城市里知识人沙龙研究的论著。
内容简介
本书开篇梳理了沙龙进入中国的最初形态,分辨它与传统文人雅集、清谈的关联与差异,并梳理它的历史脉络。
主体择取"曾朴的沙龙""邵洵美的花厅""林徽因的太太客厅""朱光潜的读诗会"等现代文坛上较有代表性的几个"沙龙"的起源和发展为切入点,借助空间的考察来研究现代中国某几类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史,与此同时,从知识分子的视野来观察"沙龙"这一特定的都市空间如何在中国兴起、发展和衰落,以及它对都会文学、影射小说、中国现代散文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欧洲“沙龙”小史
- 导论
- 上编
- 第一章 “沙龙”概念的引入和兴起
- 第一节 西学东渐背景下“沙龙”概念的引入
- 第二节 二三十年代沙龙的历史形态
- 第三节 从“清谈”“雅集”到“沙龙”的转变
- 第二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曾朴和他的沙龙
- 第一节 马斯南路客厅与真美善书店
- 第二节 渴望现代——曾朴与新文学作家的交往
- 第三节 曾朴沙龙的文化活动
- 第四节 文坛佳话如何生成?——谈刘舞心事件
- 第三章 邵洵美和他的“花厅”
- 第一节 “唯美诗人”与“花厅先生”
- 第二节 小圈子与大风气:“好社会”的主张
- 第三节 “甜葡萄棚”成员及其活动
- 第四节 1933年海上文坛的“女婿”风波
- 第四章 客厅内外:林徽因的“太太客厅”
- 第一节 沙龙女主人的成长
- 第二节 林徽因沙龙的活动
- 第三节 从“客厅”到“文坛”
- 第四节 反对的声音:是名媛还是知识分子?
- 第五章 朱光潜家的“读诗会”与一场诗歌论争
- 第一节 朱光潜初入北京时的文坛
- 第二节 朱光潜周围诗歌圈子的形成
- 第三节 1937年前后的“胡梁论诗”
- 下编
- 第六章 沙龙里的知识分子
- 第一节 合辙:沙龙知识分子的集体认同
- 第二节 歧路:沙龙知识分子的分歧
- 第三节 徐志摩:行走于京海之间
- 第四节 沈从文:从边缘到中心的位移
- 第七章 沙龙与现代文学创作
- 第一节 沙龙与都市文学的发展
- 第二节 “诗坛双璧”与一篇小说——《珰女士》
- 第三节 文学作品中的沙龙——以林微音《花厅夫人》为例
- 第四节 沙龙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