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5千字
字数
2019-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际法老议题与新问题,举凡观点,皆有据可查!
内容简介
作为规范和调整国际关系的国际法,其西方标识性特征依然显著,尤其是基本理论部分。国际法正处在变动的十字路口,它究竟走向何方,除去国际政治经济结构这一变量外,大国的国际法观也是重要影响因子。从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视阈对国际法原理进行基础性检视、归纳、分析和阐述,倡导国际法的中国思维与中国智慧,为国际法的发展、变革与重塑提供中国“动能”,是本书的写作出发点与依归点。本书聚焦国际法基本原理,在进行通说介绍的同时,结合我国国际法实践,为认识国际法规范价值的另一面提供新的思路。譬如,将国际法的特征总结为“无政府状态下的法律规范,现实主义的法律制度,处于初级阶段的法律形态,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法律体系”四个方面;从“软硬法原理”“公私法原理”和“秩序原理”论证“南海仲裁”之中国立场等。全书共分为六章,即国际法的法律属性、国际法的学说与研究方法、中国与国际法、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法的渊源,以及国际法行为体。既有理论分析与案例实践,也有规范探寻与实证观点,还有老议题与新问题,举凡观点,皆有据可查,为同业研习者提供有价值的文献、材料及案例索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第一章 了解国际法
- 第一节 什么是国际法
- 第二节 探寻国际法的法律属性
- 第三节 重新认识国际法的特征
- 第四节 揭秘国际法得以遵守的原因
- 第五节 无须夸大的作用与局限
- 第六节 多彩的国际法学说与研究方法
- 第七节 不可或缺的国际关系理论
- 第二章 国际法的古今穿越
- 第一节 古代、近代国际法
- 第二节 现代、当代国际法
- 第三节 中国与国际法
- 第三章 分属不同场域的国际法与国内法
- 第一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与学说
- 第二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在不同场域的联结与适用模式
- 第三节 国际法在中国的地位及适用
- 第四章 “裹着面纱”的国际法渊源
- 第一节 渊源及其类别
- 第二节 识别国际习惯
- 第三节 条约
- 第四节 一般法律原则与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
- 第五节 公允及善良与其他可能的渊源
- 第六节 渊源的等级与国际法的碎片化
- 第五章 国际法的“主要玩家”
- 第一节 成立国家应具备的要件
- 第二节 “花式”国家类型
- 第三节 国家承认与继承
- 第四节 国家管辖及其豁免
- 第五节 国家的国际法律责任
- 第六章 国际法的“派生玩家”与“非主流玩家”
- 第一节 “派生玩家”:国际组织
- 第二节 “非主流玩家”:非国家实体
- 第七章 国际法中的个人
- 第一节 个人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地位论争
- 第二节 本国人与外国人
- 第三节 难民
- 第四节 引渡与庇护
- 第五节 外交保护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