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6千字
字数
2011-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通货膨胀、经济萧条、贫富分化、泡沫越吹越大,全球断层线已经变得岌岌可危。全球思想家最信赖的经济学家将会告诉你:保护你的财富,首先要从修补断层线开始。
内容简介
在这本书中,“厄运预言博士”拉古拉迈·拉詹挑明了一点——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不是贪婪的银行家、沉睡的监管者、不负责任的借款人,而是 “全球收入的不平衡”。“金融崩溃的始作俑者是滞涨的收入和不断攀升物价之间的不平衡。”
拉詹还警告世人:我们的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如果这些缺陷不能得到修补,那么一场潜在的更具毁灭性的危机正在等着我们。
拉古拉迈·拉詹给中国经济开出的药方虽然简单,却直击“要害”:中国的总体储蓄率近几年来之所以上升,是因为中国公司的收益和储蓄在增加。中国家庭消费之所以低,是因为中国家庭的收入在GDP中占据的比例远低于其他国家。如果中国要重新平衡增长,政府就必须开始善待家庭。
目录
- 版权信息
- 题记1
- 献给
- 题记2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推荐序三
- 序言
- 第一章 “放心贷款吧,有人埋单”
- 收入不平等的加剧
- 为什么美国会落后?
- 工资差距拉大不平等
- 如何对待不平等
- 政治应对措施
- 住房信贷的始末
- 房利美和房地美
- 经济适用房计划
- “居者有其屋”战略
- 所有权社会
- 信贷也疯狂
- 有趣的美国特征
- 沉重的反思
- 第二章 中国的断层线: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 增长的不确定性
- 增加资本有利于发展?
- 组织资本
- 先发国家如何建立组织资本
- 后发国家的战略
- 制高点
- 特权政策
- 外向型增长和管制资本主义
- 错过转型
- 德国和日本为什么富?
- 断层线:日本的案例
- 中国的断层线将会加深还是弥合?
- 出口增长型国家的难题如何解决?
- 第三章 外资的诱惑:全球资本是如何运转的?
- 储蓄与投资
- 生产导向型经济体中的金融部门
- 1994年墨西哥危机
- 企业投资与管制资本主义
- 1998年东亚危机
- 断层线正在加深
- 危机之后的改革
- 美国成了外资最引人注目的目标
- 第四章 危机之下薄弱的社保体系
- 经济刺激的意愿
- 薄弱的社保体系
- 失业型复苏
- 社保体系为什么薄弱
- 自主刺激的弊端
- 第五章 谁在制造泡沫
- 美联储的目标
- 利率及其作用
- 网络泡沫的破裂
- 美联储有错吗?
- 货币政策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 经济学家为什么容易犯错误
- 美国最大的失误之处
- 第六章 当货币成为一切的价值衡量
- 金钱能够衡量一切:银行家该不该受到指责
- 贷款经纪人出了什么错
- 究竟由谁来承担责任
- 这场危机并没结束
- 第七章 赌徒心理:银行在拿命运开玩笑
- 尾部风险:增加了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 为什么银行家选择尾部风险
- 为什么风险管理者发挥不了作用
- 风险成了耳旁风:高层的冒险行为
- 股东:眼睛死死盯在收益上
- 有政府做后台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 如果银行家闯了红灯……
- 第八章 金融改革:如何才能让金融灾难不再发生
- 如何规避风险:当人人都可以贷款的时候
- 金融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
- 把尾部风险打压下去
- “大而不能倒”应该扫进垃圾堆了
- 应对无法预知的意外事件
- 恺撒的妻子
- 这样的救助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
- 第九章 任何人都应该公平地获得机会
- 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 保险和安全网
- 在逆境中重塑自我
- 第十章 说服中国:怎样才算最正确的做法
- 二十国集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多边组织及其影响
- 获得全球影响力
- 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 中国和世界
- 币值低估的代价
- 说服中国
- 现在就要行动起来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