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03千字
字数
2021-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历代楚辞图像文献研究》首次对中国古代《楚辞》图像文献产生、发展、嬗变情况及其价值与影响诸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出《历代楚辞图像总目表》,收录《楚辞》图像311目,其数量为现存类似研究之冠,集中展现海内外所藏《楚辞》图像的整体面貌;辑存历代关涉《楚辞》图像诗文490余条,其中60余条系首次直接抄录于图像;对中国古代《楚辞》图像萌生、兴盛、转型之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探究其图式类型、特征、成因、文学艺术价值等,为后继者提供了较为重要的研究基础。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序
- 绪论
- 一、《楚辞》图像的价值
- 二、既有研究之回顾
- 三、前贤的白璧之瑕
- 四、本书之构想及价值
- 第一章 秦汉魏晋六朝《楚辞》图像
- 第一节 招屈亭中灵均形:秦末《楚辞》图像
- 第二节 屈原庙里楚骚影:汉代《楚辞》图像
- 第三节 图貌写人启后来:魏晋六朝《楚辞》图像
- 一、卫协《张仪像》
- 二、戴逵《渔父图》
- 三、史艺《屈原渔父图》
- 四、《屈原像》
- 五、秭归女媭庙中的图像
- 第二章 唐代《楚辞》图像
- 第一节 遒劲秀拔写《九歌》:欧阳询的《楚辞》法书
- 一、楷书《离骚》
- 二、楷书《九歌》
- 第二节 彩鹢戏波乐端阳:李昭道(传)《龙舟竞渡图》
- 第三节 定谥追封像昭灵:庙祠中的《楚辞》图像
- 一、归州三闾大夫祠中的图像
- 二、岳州洞庭三闾大夫祠中的图像
- 第四节 兰芷巫山皆有托:存目的唐代《楚辞》图像
- 一、《兰竹图》
- 二、李思训《巫山神女图》
- 三、《巫山图》
- 四、屏风上的《巫山图》
- 第三章 宋代《楚辞》图像
- 第一节 风流还籍设色显:传为张敦礼的《九歌图》
- 第二节 通神线描尽《骚》韵:李公麟的《九歌图》
- 一、传为李公麟的《九歌图》
- 二、李公麟《九歌图》题咏情况
- 三、题署李公麟的其他《楚辞》图像
- 四、李公麟“有景本”《九歌图》的特点
- 第三节 跌宕超逸写灵均:苏轼与米芾的《楚辞》法书
- 一、苏轼的《楚辞》法书
- 二、米芾的《楚辞》法书
- 三、苏轼、米芾《楚辞》法书的价值
- 第四节 惨淡经营具手眼: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九歌图》
- 第五节 墨写兰蕙寄幽兴:赵孟坚的《楚辞》香草图
- 一、《墨兰图》
- 二、《兰蕙图》
- 第六节 考文思图求踪影:寄形于文字中的宋代《楚辞》图像
- 一、屈原图像
- 二、《楚辞》作品的图像呈现
- 三、《楚辞》衍生图像
- 第七节 宋代《楚辞》图像的特征及其成因
- 第四章 元代《楚辞》图像
- 第一节 后先述作光联翩:吴兴赵氏家族的《楚辞》图像
- 一、赵孟頫的《楚辞》图像
- 二、管道昇的《楚辞》图像
- 三、赵雍《墨兰图》
- 四、吴兴赵氏家族《楚辞》图像的特点与价值
- 第二节 泪泉和墨写《离骚》:郑思肖的《墨兰图》
- 一、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墨兰图》
- 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墨兰图》
- 三、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藏《墨兰图》
- 四、郑思肖《墨兰图》的“楚骚”情怀
- 第三节 规制龙眠伯仲间:张渥的《九歌图》
- 一、《九歌图》
- 二、《湘妃鼓瑟图》
- 三、张渥《九歌图》的特点
- 第四节 禅老挥毫写墨兰:方外之士与《楚辞》图像
- 一、创作《楚辞》图像
- 二、收藏题咏《楚辞》图像
- 第五节 寄形于文字中的元代《楚辞》图像
- 一、屈原图像
- 二、《楚辞》作品的图像呈现
- 三、《楚辞》衍生图像
- 第六节 元代《楚辞》图像的特征及其成因
- 第五章 明代《楚辞》图像
- 第一节 旌表劝善教化传:圣贤图册及庙祠中的屈原像
- 一、圣贤图册中的屈原像
- 二、庙祠中的屈原像
- 第二节 尚友骚人寄悲郁:朱约佶与杜堇的《楚辞》图像
- 一、朱约佶《屈原像》
- 二、杜堇《离骚九歌图》
- 第三节 书画并佳咏骚雅:吴门画家的《楚辞》图像
- 一、吴门画家与《楚辞》
- 二、吴门画家的《楚辞》图像
- 三、吴门画家《楚辞》图像的特点
- 第四节 墨花怒卷湘江潮:萧云从及其《楚辞》图像
- 一、萧云从及其图像创作
- 二、《离骚图》的成书及版本
- 三、《离骚图》之图像描述
- 四、《离骚图》的特征
- 五、《离骚图》的价值与影响
- 第五节 章侯醉笔写秋情:陈洪绶的《楚辞》图像
- 一、《九歌图》
- 二、《饮酒读骚图》及《痛饮读骚图》
- 三、陈洪绶之人生际遇与《楚辞》图像创制
- 第六节 湘花湘草寄情深:女性创制的《楚辞》图像
- 一、闺阁名媛的《楚辞》图
- 二、青楼歌妓的《楚辞》图像
- 第七节 寄形于文字中的明代《楚辞》图像
- 一、屈原图像
- 二、《楚辞》作品的图像呈现
- 三、《楚辞》衍生图像
- 第八节 明代《楚辞》图像的特征及其成因
- 第六章 清代《楚辞》图像
- 第一节 五采彰施状诡丽:宫廷画家的《楚辞》图像
- 一、屈原图像
- 二、《楚辞》作品的图像呈现
- 三、《楚辞》衍生图像
- 第二节 体物摹神无剩义:门应兆《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
- 一、《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的图像描述
- 二、门应兆《香草图》的特征
- 三、体物摹神粲然大备:《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的意义
- 第三节 丹青欲补《离骚传》:石涛及扬州画派的《楚辞》图像
- 一、石涛及其与扬州画派之关系
- 二、石涛的《楚辞》图像
- 三、扬州画派的部分《楚辞》图像
- 四、扬州画派《楚辞》图像的特征
- 第四节 品高艺精明厥志:周璕等人的《楚辞》图像
- 一、周璕《九歌图》
- 二、王概《龙舟竞渡图》
- 三、任熊的《楚辞》图像
- 第五节 心蕴灵均九畹春:女性创制的《楚辞》图像
- 一、秦余女史《楚辞图》
- 二、骆绮兰《佩兰图》
- 三、《高唐神女图》
- 四、余韫珠《高唐神女图》刺绣
- 五、吴藻《饮酒读骚图》
- 第六节 古祠遗像照沧波:庙祠中的《楚辞》图像
- 一、无为州三闾大夫祠中的屈原像
- 二、兴化拱极台中的屈原像
- 三、平江屈原庙中的图像
- 四、长沙屈贾祠中的图像
- 五、沙亭烟筦冈三闾大夫祠中的图像
- 第七节 寄形于文字中的清代《楚辞》图像
- 一、屈原图像
- 二、《楚辞》作品图像
- 三、《楚辞》衍生图像
- 第八节 清代《楚辞》图像的特征及其成因
- 结语 三闾风神画图传
- 一、《楚辞》图像的发展历程
- 二、《楚辞》图像的类型
- 三、《楚辞》图像的特征
- 四、《楚辞》图像的价值
- 附录 历代楚辞图像总目表
- 参考文献
- 一、图像类
- 二、《楚辞》类
- 三、书论画论类
- 四、其他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