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8.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3千字
字数
2013-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罗胖、贾行家推荐。年近70才开始读书写作、如今82岁的作家姜淑梅的代表作,她笔下的故事有特殊的文学之感,另人对人生、对祖辈充满敬意。
内容简介
《乱时候,穷时候》是六十岁才开始识字、摆脱文盲身份,七十岁开始学习写作的传奇老奶奶姜淑梅,历经一生写就的传奇之作,是一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平民史,是第一部草根小民、老百姓亲笔书写的乱穷中国史!文本的不可再生性,使本书注定会引起强烈关注。
全书分为《乱时候》《穷时候》《家里人》三部分,讲述了近百年来作者亲身与闻的民国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乱穷时代”。全书语言通俗凝练,带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十分好读,篇篇精彩传神,篇篇惊心动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讲故事的人出现了
-
我的学生姜淑梅
-
六十学写字,七十来写书
-
乱时候
-
胡子攻打百时屯
-
点天灯
-
刘克七的人
-
扫荡
-
拉锯
-
女共党
-
捡弹皮
-
逃难
-
难民所里的人和事
-
济南城的枪炮声
-
庞家父子
-
金孩家的事
-
过蚂蚱
-
黄狗
-
裹脚
-
包脚布
-
最后的辫子
-
哑巴媳妇
-
露天地里的母女
-
守寡
-
改嫁
-
小指使妮儿
-
小金盆儿
-
小媳妇
-
二尾子
-
大个子驴
-
老广德
-
穷时候
-
登记
-
挨饿那两年
-
参加“大跃进”
-
偷青
-
购票证
-
出疹子
-
大宿舍
-
合住的“窝”
-
五十年前的家常话
-
坐月子
-
闹黄皮子
-
卖碱
-
傻
-
家属工
-
批斗
-
地主成分
-
山沟里的后方基地
-
看见野兽
-
冬天进山
-
山沟里的孩子
-
家里人
-
俺娘
-
俺爹
-
二哥
-
俺舅
-
发家
-
婆家的家史
-
二姨的家事
-
本家大娘
-
王氏大妗子
-
二嫂的弟媳
展开全部
时代 文明
这本书的作者是姜淑梅,一位六十岁识字、七十多岁开始写书的传奇奶奶,单单姜奶奶的这种精神劲就让我非常饮佩,我觉得这种韧性在现在是绝大多数人所缺少的。这本书写的都是姜奶奶所经历的一些老故事,文字朴素,读书的时候就好像是别人跟你讲故事,很有代入感。书中的故事分为序言、乱时候、穷时候以及家里人四个部分,讲的是战乱、饥荒、家人的故事。我是一个 95 后,虽然姜奶奶所写的那个时代离我有些远,但是读故事的时候仍然会不由地感叹那个时代的不易。我们可以透过那些故事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艰辛,看到时代或者社会的黑暗,看到人性的丑恶,观念的扭曲,当然我们也会看到人性的美好。现在的人都说时代变了,时代确实变了,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比他们那个时代的人幸福了多少倍,很多那个时代发生的事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或者说是很恐怖的吧,在我们这个时代都是不会发生的事。我记忆最深的当属文章前面讲的故事 “点天灯”,反正读的时候,心里就不是很舒服。看过这本书,真的是让我感恩我们现在的时代,至少它不再封建、落后,无论面对怎样的压力,我们都在争取以文明的方式来解决。村上春树曾经说:有光明的地方就必然有阴影,有阴影的地方就必然有光明,不存在没有阴影的光明,也不存在没有光明的阴影。时代同样如此,我们的时代一定有阴影的存在,但同样的光明也一直都存在。我们的时代在快速的发展进步,我真的感恩我生活在现在这个美好幸福的时代。
乱时候,穷时候
要多大的勇气才能泰然处之,乱时候穷时候过去了却从未过去。朴素的文字,亲切的口吻,荒诞的世事,就像是奶奶一字一句讲述的血泪史,不知不觉间心里沉甸甸的…… 物质富裕了,精神贫瘠了,我们的故事太少了,还是要多听听老人的纸短情长,给未来留点念想ต
将苦难点石成金
贾行家老师曾说,"历史就是这样,一代人在世的时候,好像一切都永远摆在那儿,没有什么记录的必要,可是当他们远去了,留下的空白是无法弥补的"。《乱时候,穷时候》就是这么一本岁月留下的礼物。姜奶奶回首往事,用平实简练的文字,用豁达乐观的心态,娓娓道来,将苦难点石成金。写不尽的苦难悲歌作者姜淑梅奶奶出生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小时候受匪乱《胡子攻打百时屯》之苦,又历经战乱《扫荡》《拉锯》。在战争中幸存,《逃难》至济南。人祸之外还有天灾,《过蚂蚱》遭蝗灾。《挨饿那两年》为求生存《偷青》,因为《地主成分》挨《批斗》。这都是姜奶奶亲历或身边人身边事,却是写不尽的苦难!关于饥饿,就分享一下姜奶奶记忆中的味道吧。【洋槐叶子软,没味儿,吃饱了不难受。桑树叶子硬,也不难吃,就是吃下去难受,扎心扎胃,想吐吐不出来。以后就不敢吃饱了,顶多吃到八成饱。臭椿叶子还没吃到嘴里,闻着就臭,吃它的时候得闭着气,不敢使劲呼吸。榆树叶子最好吃。一九五八年大锅饭散伙,家家没吃的,庄上的榆树皮让人扒光了,那些榆树全死了。】吃树叶吃野菜的挨饿日子实在熬不到头,姜奶奶就随丈夫跑盲流来到东北谋生存。她说" 大儿子比二儿子大六岁,因为在山东挨饿,俺四年没来月经。到东北吃饱了,三个月就来了月经,有了二儿子。"东北的生活依然很穷困,坐月子时期的姜奶奶" 坐月子第二天,下午两点多俺就下地了 "," 坐月子第四天,俺就开始熬碱。"熬碱是一种极苦的体力活,姜奶奶到了古稀之年依然清楚地记得熬碱的步骤、各地碱的优劣,可见熬碱这段经历曾" 一刀一刀刻在 "姜奶奶的心里。沉默的女性历史过去的历史中,女性是沉默的大多数。她们可能无法书写,也许无人在意。在姜奶奶的笔下,我看到了很多女性特有的苦难,《裹脚》《守寡》《改嫁》《坐月子》等。关于战乱,家破人亡颠沛流离之外,女性承受了更多的屈辱与伤痛。《拉锯》中中央军破门而入,见到适龄女性就强奸。无奈的老妇人只有" 跪在地上磕头告饶 ",哀求道" 老总,俺有媳妇,别动俺闺女!老总,俺有媳妇,别动俺闺女!"当地守寡、改嫁的旧风俗,更是骇人听闻。【在俺老家,守寡难,改嫁也难。寡妇改嫁不能在白天,只能在天黑以后。不能从家走,说是从谁家走" 妨 "谁家…… 俺那儿还有一个风俗,寡妇改嫁可以抢,只要还没进家门,谁抢到寡妇,寡妇就是谁的。】此外,大众对于三寸金莲的病态审美与追捧,化作一块巨石,沉沉地压在当时的女性心上。【二嫂的娘家马海,有一家娶了大脚媳妇,夫妻感情很好。笑话媳妇的人太多,丈夫受不住了,特意去了一趟济宁,配了红伤药。他回到家,先给媳妇灌上迷糊药,趁她迷糊过去,他把媳妇用箔帘子卷上,把脚心的肉用刀子挖掉,再给上红伤药。】最后,分享一段的对话作为小结吧,初读时令人触目惊心。【早些年,俺那儿去个生人,都在门外问:" 家里有人吗?"要是男人不在家,女人就答:" 没人。"男人不把女人当人,女人也不把自己当人。】" 觉得苦吗?嚼嚼咽了 "姜奶奶平淡地讲述着,但故事却是那般令人揪心。她回首时的平淡豁达,我想是经历过大起大落后的智慧吧。在老伴意外离世后,姜奶奶忍着伤痛调整心态,一再劝慰一再叮嘱自己的女儿," 像看书一样,把这一页翻过去吧。翻过去就不要再翻过来,没用。"这让我联想到电视剧《人世间》里周秉坤的那句" 觉着苦吗?自己嚼嚼咽了!"老一辈人经历的人间冷暖、悲欢离合,都化作这一句" 嚼嚼咽了 "。【人多地少,俺家最难的时候,爹说过几句话,一句是:" 人在困难的时候,不要向困难低头。要多动脑子去想,想出好办法,去解决困难。"俺问:" 要是想不出好办法呢?"爹说:" 那就得把心放宽。"他还说:" 不可挽回的事,不要去多想它。"俺问:" 啥是不可挽回的事?"当时在饭桌上,爹举着碗说:" 就好比这个好看的碗打了,你再心疼,它也长不上去了。"那时候小,这些话俺不懂。后来懂了,俺也这样告诉孩子。】遇到困难,积极面对,解决困难。若无力改变,就只有接纳。前半句是真理,后半句则是人生大智慧。在那些艰难岁月里如金子般珍贵,闪闪发光。"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姜淑梅奶奶尝遍人生百味,为了抚平老伴车祸意外离世的伤痛,她在花甲之年开始学写字、学写作。" 我以我笔书我心 ",书写对姜奶奶而言,是讲述、是疗愈,也如凤凰涅槃,重焕新生。【写在最后】【 】为原文引用。全文有较多篇幅的原文引用。因为我觉得姜奶奶的文字有独特的表现力,如姜奶奶所说的" 写文章总得有点儿劲 "。我难以转述,或者说转述之后就变味了。
- 查看全部74条书评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