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5千字
字数
2016-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翔实的资料和严密的论证,结合民间思想观念、社会文化,抒写对清代公案侠义小说的系统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清代公案侠义小说的民间因素为切入角度,涵盖清代公案侠义小说概念的界定,成书与繁荣的民间因素探析,思想主题与民间对社会主流道德的认知研究,皇帝、清官、侠客等形象及其文化内涵分析,以及此类小说与近代侦探小说、武侠小说之区别探讨。从平民文学的角度,审视清代公案侠义小说的文学意义及其影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和目的
- 三、清代公案侠义小说的研究现状
- 四、本书的研究角度
- 第一章 清代公案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之别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中国古代之公案小说
- 二、公案侠义小说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清代公案侠义小说主要作品的流传版本
- 一、《施公案》
- 二、《三侠五义》
- 三、《彭公案》
- 第二章 清代公案侠义小说成书与繁荣的民间因素
- 第一节 史传叙事中的施公、包公、彭公故事
- 一、史传叙事之施公故事
- 二、史传叙事之包公故事
- 三、史传叙事中的彭公故事
- 第二节 公案侠义小说故事的民间建构——以《三侠五义》为例
- 一、宋代民间的包公故事
- 二、元代流传的包公故事
- 三、明代的包公故事
- 四、包公案的集大成者——《三侠五义》
- 第三节 公案侠义小说繁荣的民间因素
- 一、民间文艺对公案侠义故事的传播、发展
- 二、民间的普遍喜好促成公案侠义小说的繁荣
- 第三章 思想主题论:民间对社会正统道德的自觉认知
- 第一节 清代公案侠义小说的思想倾向
- 一、正统道德伦理内涵
- 二、清代公案侠义小说的思想主题
- 三、“逆浪说”的时代局限性
- 第二节 民间对正统道德的自觉认知
- 一、清代公案侠义小说的“载道”
- 二、民间对社会本体道德的自觉认同
- 第四章 人物形象论:民间观念中的皇帝、清官、侠士
- 第一节 开明和善、以民为本的皇帝形象
- 一、历史上的宋仁宗、康熙帝:仁德英明之君
- 二、清代公案侠义小说之皇帝形象特征
- 三、仁德皇帝形象的成因:民间观念与社会文化
- 第二节 清正廉明、恤民爱民的清官形象
- 一、清代公案侠义小说中清官的共同特征
- 二、清官形象成因:民间观念与社会文化
- 第三节 清代公案侠义小说之侠士形象
- 一、侠士形象的平民色彩
- 二、侠客形象的社会文化成因
- 第五章 清代公案侠义小说与近现代侦探小说、武侠小说
- 第一节 清代公案侠义小说与近现代侦探小说
- 一、近现代侦探小说的产生
- 二、公案侠义小说对近现代侦探小说的影响
- 三、近现代侦探小说对公案侠义小说的超越
- 第二节 近现代侦探小说、武侠小说与清代公案侠义小说之根本区别
- 结语
- 主要参考资料
- 一、书籍类
- 二、论文类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四川大学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有400余种图书获省、部委以上奖励。201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四川省首批重点文化企业的骨干企业,2012年获得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全国中小学教辅材料主科出版全资质,2013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资质。2011年以来共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7项,2013年来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