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赵鼎新代表作,打破传统的春秋战国二分法,建立中国历史前进的动力学新模型,是当代历史研究中罕见的具有大历史视野的著作。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的特殊性何在?奠定于何时?

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赵鼎新以社会学的方法切入中国历史研究,从五百年的东周纷乱历史中,提炼出此后两千年中国政治的基本模式,试图回答:中国何以成为中国。

本书堪称当代历史研究中罕见的具有大历史视野的著作,拣选的虽是春秋战国的历史,注目的却是整个中国古代的历史性格和社会结构,并由此推断儒法国家产生的渊源与性质及对后世社会的影响。

作者以形塑中国历史模型的关键时期——东周至西汉前叶为研究对象,分析此一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爆发的战争如何驱动国家集权化进程,此后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郡县制、科层制、强国家等特征,皆起源于这个关键时期。

在东周的尽头,一个儒法帝国冉冉升起,至今仍然笼罩着我们对历史的认知。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序
  • 第一章 引论
  • 第二章 本书论点的进一步阐述
  • 第三章 相关研究回顾
  • 第四章 本书的理论及其渊源
  • 第五章 西周体制及其衰落
  • 第六章 东周历史的分期
  • 第七章 霸主期
  • 四大战争区域的形成与归一
  • 效率驱动型文化的兴起
  • 郡县制的产生
  • 二级封建化
  • 第八章 转型期
  • 封建危机
  • 封建危机对战争的掣肘
  • 晋、楚弭兵
  • 霸主时代的终结
  • 晋国公室的式微与科层制国家的兴起
  • 战争驱动型改革
  • 第九章 全民战争期
  • 诸子百家的兴起
  • 中国哲学的局限
  • 法家改革
  • 东方专制主义的问题
  • 经济权力的兴衰
  • 全民战争和秦帝国的崛起
  • 第十章 儒法国家的形成
  • 秦朝的覆灭
  • 西汉初年的历史演变
  • 儒法国家的形成
  • 第十一章 中国历史的模式
  • 附录一 本书对东周时期战争信息的计量方法
  • 附录二 评许田波《古代中国和近现代欧洲的战争及国家形成》
  • 比较历史学方法的弱点
  • 运用国际关系理论的误区
  • 从方法局限到经验偏差
  • 其他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一頁folio

一頁™️,独立出版品牌,2019年创立于北京。专注于人文社科、文学艺术及儿童图书三大领域,凝望历史纵深,关注知识发生学,珍视人文艺术的温度,力图让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成为一次突破边界的出发,承载每一种热爱,抵达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