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2千字
字数
2021-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抓住了当时国际金融形势变化的重要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内容简介
本书跟踪2020年3月初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发生的重大事件,从全球视角研究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并复盘思考全球金融大动荡的五大阶段,为分析金融动荡提供了可以参照的框架。
全书研究了金融大动荡下的美元走势,跟踪分析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判断了零利率下无限宽松条件下的强美元及其对新兴市场造成的动荡。对于金融动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贸易摩擦,提出了基于区域化基础上的新全球化,从全球金融失衡的角度对金融大动荡及其未来做了深入的思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前言
- 国际熔断周:全球不会重复2008,A股成为先进
- 这一天,全球经济政策不再羞涩
- 没有全球性金融危机,只有全球性经济疲软
- 用QE政策去应对大疫情的外部冲击
- 用组合政策去确保不发生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 美元指数再破100:美元不跌,动荡不止
- 人民币汇率制度:中国经济的助推器和防火墙
- 全球金融市场进入大风险点的定向防控阶段
- 2020年的波音不会成为2008—2009年的雷曼
- 警惕新兴市场资本外流风险的升级
- 美元已开启全球金融市场极限压力测试模式
- 这一次,美联储政策的尺度有点大
- 大分化:全球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词
- 低油价:谁最痛?
- “巨震式”反弹之后:我们能看到什么?
- “稳外贸、稳外资”不是应急,是长期战略
- 是不是可以降点息?
- “大冲击”下全球宏观政策的九大特点
- 金融大动荡:日益增多的外汇市场干预
- 大疫情下,世界刮起了阵阵“逆全球化”的“冷风”
- 大疫情下提速亚洲贸易的区域化发展战略
- 新全球化:基于区域合作基础之上的全球化
- 国际金融市场风险:一个极简框架的复盘与思考
- 委内瑞拉动荡或许与石油美元体系霸权的扩张有关
- 美元货币互换:是门“艺术”也是门“生意”
- 这届美联储变了
- “稳外贸”要高度重视发达经济体的市场
- “加码”与“细化”的背后是“两手抓”
- G20汇率波动“大分化”:我们读到了什么?
- 可以参考一下:凯恩斯+熊彼特的经济政策组合
- 政策对冲与美国金融市场风险的释缓
- 这一次,应该很难见到“大萧条”
- “大应对”政策将延长全球的低利率时代
- 美联储“爆表”,外部市场为什么还这么难受?
- 故事不同、应对不同,结局也应该不同——2020全球金融“大动荡”的复盘与未来的思考
- 美国金融市场的“大动荡”或许已经过去
- 新兴市场要高度重视金融市场资产价格的变化
- 零利率+无上限宽松货币政策下的强美元
- 美国财政部二季度的新借款计划
- 疫情冲击下,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里的强势货币是大势所趋
- 聚焦服务于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战略的人民币汇率
- 等风来?边看边做?还是率先复苏?
- 不分享技术但分享产品的疫情后全球化
- 疫情金融与疫情经济大脱离刷新了我们的估值观?
- 新兴市场的风险会逐步释放出来
- 人民币贸易汇率和金融汇率的小背离
- 疫情冲击下美国居民资产负债表的选票经济学
- 美股强行“V”形反弹?
- 国际金融市场:大类资产价格走势的复盘与解读
- 纳指破1万点:美联储非对称关注资产价格?
- 追求极限博弈:疫情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 买企业债:美联储政策与市场的博弈还没有结束
- 稳健的人民币汇率有助于全球产业链的稳定与安全
- 美股已经进入高估值风险调整区
- 金融助力中国经济更高水平的开放与增长
- 美国股市靠政策刺激来提高风险偏好?
- 2020全球金融大动荡及未来金融变局的思考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