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30个可复制的中外管理学案例,9个管理原则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内容简介

黑天鹅乱飞,灰犀牛到处跑,危机时刻管理者如何应对? 企业内部自组织如何协同共生? 中国人谈领导,为何强调“做生意前先做人”?

组织如何突破“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再放”的循环? 这是一本组织管理的经典教科书。

作者罗家德教授结合其社会学、管理学与经济学学科背景,参与组织实务来找寻答案,关注真实的管理活动、管理绩效,以及管理者的思维方式。

作者从“人情社会”与“关系社会”的本质中出发,将中国传统管理智慧与西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相结合,旨在探寻出今日中国人适用的管理规则。

它们包括:礼法并重、重视动态平衡、经营圈子与人脉、鼓励自组织的创新、布局与造势,等等。在书中,作者对复杂科学、网络分析有精彩论述。 这本书在借鉴中国传统智慧,运用研究学理,融合技术进步,关注管理现实问题上都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对今日管理者和职场人士完善治理体制、提升商业认知、管理组织、调配资源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以复杂系统的视角求解组织管理的问题
  • 推荐序二 复杂世界管理之心智与领导
  • 推荐序三 复杂思想的文化密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复杂思维:中国人的管理学
  • 01 复杂思维——中国人的治理思维
  • 1 复杂系统管理学
  • 2 自组织的协同
  • 3 边缘创新的8个条件
  • 4 关于本书的章节
  • 02 原则1 关系——复杂系统的底层结构
  • 1 以史为鉴:交易前先识人
  • 2 复杂理论的呼应:信任与管理
  • 3 本土社会观察: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
  • 4 中国智慧的启示:放而不乱——关系管理
  • 第二部分 圈子和人脉:信息社会的底层逻辑
  • 03 原则2 圈子——复杂系统结构的特质
  • 1 以史为鉴:构建圈子的智慧
  • 2 复杂理论的呼应:领导者的圈子
  • 3 本土社会观察:圈子理论与应用
  • 4 中国智慧的启示:团队激励
  • 04 原则3 人脉——个人治理复杂系统的起点
  • 1 以史为鉴:人脉是取得商业资源的基础
  • 2 复杂理论的呼应:要人脉,也要制度
  • 3 本土社会观察:经营人脉网的智慧
  • 4 中国智慧的启示:高境界的关系管理
  • 第三部分 自组织:中国人的管理智慧
  • 05 原则4 自组织——中国人的治理规则
  • 1 以史为鉴:自组织的管理与风险
  • 2 复杂理论的呼应:社会经济中的自组织
  • 3 本土社会观察:中国的自组织
  • 4 中国智慧的启示:御将之道
  • 06 原则5 多元治理——治理机制的阴阳平衡
  • 1 以史为鉴:中国历史中的“法”
  • 2 复杂理论的呼应:社会网中的治理功能
  • 3 本土社会观察:礼治秩序
  • 4 中国智慧的启示:动态平衡法与礼
  • 第四部分 势能与调控:中国人的动态平衡
  • 07 原则6 势能——顺势而为的智慧
  • 1 以史为鉴:成功者纳谏如流
  • 2 复杂理论的呼应:战略定力
  • 3 本土社会观察:中国组织的层级与自组织
  • 4 中国智慧的启示:兼听兼看
  • 08 原则7 调控——中国人的动态平衡之道
  • 1 以史为鉴:理性与情感
  • 2 复杂理论的呼应:耦合与脱耦
  • 3 本土社会观察:内外有别但平衡内外
  • 4 中国智慧的启示:关系管理的平衡之道
  • 第五部分 布局与造势:议程设置的价值
  • 09 原则8 布局——如何经营大势
  • 1 以史为鉴:布局决定结局
  • 2 复杂理论的呼应:创业者的重要节点
  • 3 本土社会观察:疏网密网,收放之间
  • 4 中国智慧的启示:掌握引爆点
  • 10 原则9 造势——群策群力的取胜之道
  • 1 以史为鉴:得人心者得天下
  • 2 复杂理论的呼应:美第奇家族的顺势与造势
  • 3 本土社会观察:如何争取话语权
  • 4 中国智慧的启示:个人英雄主义无用论
  • 第六部分 回归本质:中国本土的经典管理理论
  • 11 中国人治理智慧的本质
  • 1 中国人道法自然的管理学
  • 2 中国人的管理基因
  • 3 道重于术
  • 4 中国经典管理理论
  • 结语 寻找中国人的善治之道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人治理复杂系统的智慧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324 本)📚📚《中国治理》📚📕 全书谈的是中国人治理复杂系统的智慧。复杂系统可以是一个组织,包括一家实体的组织,如企业、非政府组织、政府机构;也包括一个网络式组织,如产业供应网、平台或生态系统;还可以是一个城市、一个社会、一个经济体或一个国家。书中主要谈的是组织治理,但也会谈及其他类型的复杂系统。📕 一个领导者所需的复杂思维包括下述主题:(1)关系。(2)圈子。(3)人脉。(4)自组织。(5)多元治理。(6)势能。(7)调控。(8)布局。(9)造势。📕 复杂思维想要看到系统本身,相信个体的相加不再完全等于总体,而把总体分解为小系统就能够去理解整个系统。因为像人类的大脑一样,每一层的系统里是层层的自组织系统,每一层的系统都会涌现出很特殊的东西,系统的上一层并不是下一层子系统的加总,而是在加总之外还会涌现出来其他特质。📕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成功靠的不是你一个人的控制,不是你一个人的规划。靠的是你的顶层设计、战略定力、布局的远见、动态平衡的功夫,以及在分岔点选择正确 “坡道” 的智慧。📕 中央要稳,边缘要放,左手放,右手稳。但是隔一段时间之后需要调整,左手稳,右手放,之前放的之后稳,之前稳的之后放。教育永远是复杂系统中边缘创新与创新扩散的核心中的核心。所有的大企业,以及有能力执行平台战略的公司,极有可能有自己的教育系统,比如阿里巴巴集团就有淘宝大学,GE 就有 GE 大学,它们是用来培养企业员工的底线行为、价值,以及创新能力、自组织能力的。📕 人际关系到获得资源交换,其中的介变量就是信任,信任的多少决定了资源交换的方式。既然中国人的关系中充满了交换行为,信任在其中就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我将人脉定义为自我中心信任网络。📕 只有在有选择的状况下,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而做出选择,才是真实的信任。信任又可分成一般信任和特殊信任。不同的是,一般信任指的是没有特殊对象的信任,而特殊信任仅针对特殊的对象。简单地说,一般信任就是对陌生人的信任,特殊信任就是对特定关系的信任。📕 什么是可信赖的行为?管理学者弥薛将可信赖性分为四个构面,这是这类研究中的一个被广为接受的理论。四个构面分别是诚实与公开、能力与效果、公平与一致、互惠与忠诚。展现可信赖性,四类行为缺一不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讲中国人的关系、组织、文化的好书

      这是今年看到最好的管理相关并且是与中国人文化属性相关最好的一本书,书中给出的很多理论和案例都是非常实用的。最近 200 年工业文明体系下的西方管理思想占据主导,关于东方的管理相关的内容很少,本书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讲解了中国人组织的特点。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从高速区进入中速区,拼增量到抢存量,或许中国式的组织管理思想会很快占据很大比例,非常期待,同时也强烈推荐本书,企业主、非营利组织负责人、企业人资总监、公职人员建议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多观点非常独特 值得学习 系统性网络组织更是表达了我们独有的中国管理优势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