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2千字
字数
2015-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穆盛博经典作品,填补中国环境史民国时期的空白。
内容简介
减轻因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而造成的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是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挑战,本书提出,为解决当今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好地认识历史上人们是如何引起、理解和应对环境发生的改变的,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全书探索了中国最重要的海洋渔场——舟山海洋区域内社会与环境间的互动,时间从19世纪间这些岛屿出现移民潮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区域中商业价值最高的鱼类濒临灭绝为止。
这部舟山渔场史阐述了一个长期的环境系统的演变过程,交叉分析了地区、区域、跨国界的生态化趋势。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 导论
- 公地问题
- “公共池塘”资源和中国环境史
- 本书章节概述
- 跟踪水下的生态变化:方法论及资料
- 第一章 清朝晚期的移民、市场和海洋生活
- 海洋环境
- 迁移的渔场增长
- 海边集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组织与渔业规范,1800—1911
- 渔 帮
- 地方宗教和资源管理制度
- 渔业公所
- 渔业公所和地方秩序的维护
- 海盗的生态状况和地方安全
- 移民、军事化和资源竞争
- 精英关系网和争端调解:奉化渔民和辛亥革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发海洋:扩张与改革,1904—1929
- 20世纪早期舟山捕鱼业
- 经济整合的动力
- 冲突和调解
- 张謇和近代渔业管理的开端
- 民国早期的现代渔业管理
- 合理调整渔业组织
- 民国时期的渔业立法,1922—1929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日渔权纠纷,1924—1931
- 近代中国银行和舟山捕鱼业
- 渔业扩张的生态维度
- 向嵊泗列岛一带的渔场扩张
- 中国东海的日本机械化渔场
- 中日渔场冲突,1925—1927
- 国际法中有关领海的阐述
- 护渔和财政收入
- 国民政府渔业行政机构的演变
- 南京十年,1927—1937中日捕鱼纠纷
- 环境后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乌贼网捕笼捕之争
- 乌贼的生态情况
- 嵊泗列岛与江苏方面的渔业管理计划
- 乌贼笼捕
- 渔场管理中出现的是与非
- 为鱼而战
- 乌贼纠纷诉诸法律
- 渔业政策科学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渔业战争:浙江-江苏边界冲突,1935—1945
- 江苏商业税
- 嵊泗列岛中的行政管理
- 护渔和渔费
- 宁波渔业警察
- 20世纪30年代中期环境的改变
- 省际竞争渔业税
- 划界争端
- 正视有效的开发
- 中日战争期间的舟山渔场
- 本章小结
- 后记 政策的连续与中断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