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类型
7.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9千字
字数
2019-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硅谷一线工程师经验全面总结,互联网新人的能力充电站。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产品思维、数据思维、创业思维、增长思维和成长思维等五个方面,介绍了硅谷的领先秘诀,用平易近人的笔触描绘了硅谷的成功地图,用丰富和有趣的案例讲解内涵深奥的概念方法。本书不仅为互联网从业者,也为各行各业的职场人士提升效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和动力。在训练逻辑方法和介绍硅谷经验的同时,作者也用亲身经历,为想开启职业生涯的新人提供面试技巧。希望本书能够对所有怀着互联网梦想的人有所帮助。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推荐序
- 序言
- 前言
- 第1章 产品思维课
- 1.1 谷歌如何利用心理学打造产品
- 谷歌机票
- 最佳航班分区显示
- 选项价格内藏玄机
- 决策顺序,也很重要
- 终极必杀
- 1.2 硅谷居然流行故意让产品难用
- 产品体验快了还不好
- Uber:对,我们是故意让它难用的
- 峰值终值
- 1.3 下不了班的Uber司机
- Uber和司机的故事
- 加班使我快乐
- 更进一步
- 1.4 外国人惊呼:微信居然能撤回
- 一次和外国人的交流
- 充满争议的“已读回执”
- 使用场景不同
- 用户画像不同
- 1.5 谷歌地图的设计小细节
- 谷歌地图
- 小尺度:大数据,无声无息地好用
- 大尺度:好设计,提升感知信息量
- 情怀:谷歌有梦想
- 1.6 手机上的垃圾推送让我气到微笑
- 又气又好笑的手机推送
- 硅谷程序员的一天
- 个性化的有用推送
- 更进一步
- 1.7 英雄联盟:真受不了没素质的玩家
- 互联网游戏难题
- 玩家骂人的根本原因
- “启动”心理学大杀器
- 明确沟通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数据思维课
- 2.1 我刚工作就出丑,只因不懂统计学
- 从一件糗事说起
- 幸存者偏差
- 应用实战
- 其他常见统计偏倚案例
- 2.2 这个神秘公式支配了整个硅谷
- 用户啊,你到底想要什么
- 案例重现
- p值是什么
- 实验工具
- 更复杂的实验方法
- 更进一步
- 2.3 如何面对风险?互联网人和奥运选手都一样
- 你是哪种运动员
- 产品决策的难题
- 标准差和风险
- 风险的对冲
- 2.4 工作这么久,我才发现自己居然不识数
- 数据麻痹症
- 多大是大
- 多小是小
- 指导工作的智慧
- 2.5 红酒让人长寿,巧克力让人聪明
- 被媒体“标题党”玩坏的研究
- 季节性啊季节性
- 相关:互联网的基石
- 2.6 摘樱桃,挑过了才好吃
- 2.7 知道错了吗?I和II,你错哪了
- 世界上,有两种错误
- “宁可错杀一千”
- “英雄且慢”
- 健康的心态
- 2.8 如果只记一位统计大师的名字,就是这个
- 最“网红”的大师
- 那个人是艺术家吗
- 未来的医疗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创业思维课
- 3.1 你们Netflix的人,说话都这么直接吗
- 从雅虎到Netflix的不适应
- “自由”让每个硅谷人都是创业家
- 3.2 亚马逊虽然做手机失败了,但依然开心
- 亚马逊“硬”军大溃败
- 失败是必需的
- 3.3 比尔·盖茨的成功,你不可以复制
- 微软的早期打法
- 快速而低成本的失败
- 3.4 这条沟,连苹果公司都掉过
- 苹果的失败产品
- 科技产品都会面临的大沟
- iPod的成功反杀
- 3.5 这个目标管理法,英特尔和谷歌都在用
- 诞生在英特尔的目标管理法
- 怎样实践OKR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增长思维
- 4.1 外卖App和电影App哪个让人更幸福
- 外卖和电影的抉择
- “边际”是什么
- 为什么做到极致很难
- 4.2 互联网行业这么“牛”的底层原理是什么
- 互联网人都得懂的经济学原理
- 工业时代的特点:规模效应
- 信息时代的特点:网络效应
- 4.3 写微信公众号文章和学外语的区别是什么
- 最基本的增长曲线
- 开头容易后来难的增长曲线
- 好日子在后头的增长曲线
- 四种增长曲线
- 4.4 降“幂”打击:谷歌如何完胜诺基亚
- 路况数据的争夺
- EXO的典型案例
- 4.5 YouTube和Groupon,为何都忘记了初心
- 这些名App最早竟做过这样的事
- Hacking的两层含义
- 火上才能浇油
- 跟我重复这四步,你的增长是最快的
- 4.6 增长的极限在哪里
- 天空才是极限
- 大公司的困境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成长思维课
- 5.1 怎么想的?我们硅谷人为什么这么拼
- 什么,公司放假你们还上班
- 硅谷“鸡汤”们都是怎么想的
- 思维模式很重要
-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 这些名人,都已加盟
- 5.2 如何沟通?原来我一直没懂“不评价别人”
- 朋友提醒了我
- 你真的没有在评价别人吗
- 不评价的好处
- 沟通四要素
- 非暴力沟通的运用
- 语言是窗户而不是墙
- 5.3 提升效率?我修了999个漏洞(Bug)之后才懂
- 码农们的烦恼时刻
- 敏捷工作法
- 健忘的程序员
- 现在就去
- 5.4 如何休息?硅谷人都很爱打坐
- “打坐”风靡硅谷
- 专注模式和默认模式
- 专注力的好处
- 硅谷流行休息法
- 如何科学地睡觉
- 5.5 本章小结
- 附录 硅谷科技公司面试大揭秘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