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模块化的形式展现“硬核”知识,揭示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心理现象。

内容简介

本书《我是谁: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思维》,便来自Exploring Social Psychology 的第一编“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第二编“社会思维”,探讨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涉及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控制、自我服务偏差、社会信念和判断、态度与行为的相互影响等内容。

全篇逻辑严谨、用语清晰、言必有据,与市面上处理这些主题的常见写作手法形成鲜明对比;它或许不能解决您的所有困惑,但不论您是心理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专业从业者还是普通读者,本书都能为您带来惊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丛书序
  • 作者简介
  • 译者简介
  • 1 如何开展社会心理学研究
  • 理论的形成与检验
  •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的联系
  • 相关和因果
  •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 控制:变量的操纵
  • 随机分配:重要的平衡仪
  • 实验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 从实验室推广到生活
  • 2 你早就知道了吗
  • 3 自我概念:我是谁
  • 我们世界的核心:我们的自我感觉
  • 自我与文化
  • 个人主义在文化内的滋长
  • 文化与自尊
  • 自我认识
  • 预测我们的行为
  • 预测我们的感受
  • 自我分析的智慧和错觉
  • 4 自我服务偏差
  •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 我们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 盲目乐观
  • 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 自尊动机
  • 5 自恋以及自尊的限度
  • 高低自尊的权衡
  • 自我效能
  • 6 基本归因错误
  • 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归因错误
  • 我们为什么会犯归因错误
  • 视角和情境意识
  • 文化差异
  • 基本归因错误的影响
  • 7 直觉的力量与危害
  • 直觉的力量
  • 直觉的局限性
  • 我们高估了自己判断的准确性
  • 过度自信的补救措施
  • 构建记忆
  • 重构我们过去的态度
  • 重构我们过去的行为
  • 8 非理性的原因
  • 我们的先入之见控制我们的解释
  • 我们更容易被令人难忘的事件而非事实所左右
  • 我们错误地知觉到相关和控制
  • 错觉性相关
  • 控制错觉
  • 我们的信念可以产生证明自己的证据
  • 教师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表现吗
  • 我们从他人那里得到了我们所期望的吗
  • 结语
  • 9 行为与信念
  • 态度影响行为吗
  • 行为影响态度吗
  • 角色扮演
  • 言语会变成信念
  • 恶行与态度
  • 种族间的行为和种族态度
  • 洗脑
  • 为什么我们的行为会影响我们的态度
  • 10 临床直觉
  • 错觉性相关
  • 后见之明
  • 自我证实的诊断
  • 临床直觉与统计预测
  • 对改善临床实践的启示
  • 11 临床治疗:社会认知的作用
  • 社会认知与抑郁
  • 扭曲事实还是现实主义
  • 负性思维是抑郁的原因还是结果
  • 社会认知和孤独
  • 社会认知和焦虑
  • 社会心理治疗方法
  • 通过外在行为引发内在改变
  • 打破恶性循环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新曲线出版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新曲线出版咨询有限公司 (New Curves Co., Ltd.)成立于2002年。 多年来,与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剑桥大学出版社、圣智学习出版集团、威立出版公司等均有良好的合作。新曲线定位于“基于教育的专业化学术性出版”,在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和商务英语等领域,致力于国际上优秀教材和学术著作的引进、翻译和出版。 “用心雕刻每一本”是新曲线的品质信仰和坚持;“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出版一流的好教材,为高端内容在内地的传播提供基因,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智力支持”是新曲线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