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8.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773千字
字数
2010-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神学家冈察雷斯多年研究的成果和代表作,也是基督教思想研究的一部权威著作。
内容简介
作者在书中系统阐述了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宗教改革直至20世纪的神学思想,着重分析了基督教各种教义和各种流派的实质和历史背景,以及其形成过程。其观点公允,分析客观,文字通俗,历来为教内外研究人员所称道。《基督教思想史(套装共3册)》为一些对神学没有太多了解的学生与读者提供了关于基督教思想史的基础知识和有关历史背景,有助于对基督教思想史的学术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基督教思想史 一
- 序言
- 致汉语读者
- 英译本第二版序言
- 译者的话
- 第一卷 从基督教的起源到卡尔西顿会议
- 英译本第一版序言
- 前言
- 缩略语
- 第一章 导言
- 第二章 基督教的摇篮
- 犹太人的世界
- 希腊罗马的世界
- 第三章 使徒后期教父神学
- 罗马的克莱门特
- 《十二使徒遗训》
- 安提阿的伊格内修斯
- 士每拿的波利卡普
- 希拉波利的帕皮亚
- 《巴拿巴书信》
- 《赫马牧人书》
- 这一时期的其他基督教文献
- 综述
- 第四章 希腊护教者
- 亚里斯底德
- 殉道者查斯丁
- 他提安
- 雅典那哥拉
- 安提阿的提阿非罗
- 赫米亚斯
- 《致丢格拿都书》
- 撒狄的墨利托
- 综述
- 第五章 早期异端:挑战与回应
- 犹太化基督教
- 诺斯底主义
- 马吉安
- 孟他努主义
- 神格唯一论
- 迎战
- 第六章 艾雷尼厄斯
- 第七章 德尔图良
- 第八章 亚历山大学派:克莱门特与奥利金
- 亚历山大的克莱门特
- 奥利金
- 第九章 3世纪的西方神学
- 罗马的希坡律图
- 诺瓦替安
- 迦太基的西普里安
- 第十章 奥利金之后的东方神学
- 撒摩沙他的保罗
- 奥林普的美多迪乌
- 奥利金派神学
- 第十一章 阿利乌争辩与尼西亚会议
- 第十二章 尼西亚会议后的阿利乌争辩
- 第十三章 亚他那修的神学
- 第十四章 迦帕多西亚三杰
- 该撒利亚的巴西勒
- 纳西盎撒的格列高利
- 尼撒的格列高利
- 结论
- 第十五章 西方教会的三一论教义
- 第十六章 基督论争辩的开始
- 第十七章 聂斯脱利争辩与以弗所会议
- 第十八章 卡尔西顿会议
- 第十九章 坚持使徒传统抑或背教?
- 附录
- 基督教思想史 二
- 英译本第一版序言
- 第二卷 从奥古斯丁到宗教改革前夕
- 缩略语
- 第一章 奥古斯丁的神学
- 青年时期
- 摩尼教
- 新柏拉图主义
- 他的皈依
- 多纳徒派争论
- 贝拉基主义
- 知识论
- 上帝
- 创造天地
- 时间
- 恶
- 自由意志
- 原罪与堕落的人的本性
- 恩典与预定论
- 教会
- 圣礼
- 历史的意义
- 末世论
- 第二章 奥古斯丁之后的西方神学
- 关于奥古斯丁神学的争论:恩典与预定论
- 关于奥古斯丁神学的争论:灵魂的性质
- 奥尔柔修和普利西利安主义
- 波伊丢斯与共相问题
- 迦修多儒
- 大格列高利
- 同时期的其他作者们
- 第三章 第四次与第六次普世大公会议之间的东方神学
- 基督论争论的继续
- 哲学与神学
- 狄奥尼修斯
- 拜占庭的利昂提乌
- 宣信者马克西姆
- 聂斯脱利派神学的发展
- 一性论的扩展
- 伊斯兰教的兴起
- 第四章 加洛林时期的复兴
- 基督论问题:嗣子论
- 关于预定论的争议
- 关于马利亚童贞问题的争论
- 圣餐的争论
- 关于灵魂的争论
- 加洛林时期西方的其他争论
- “和子”
- 约翰·司各脱·厄利哲那
- 个人补赎的事态发展
- 教皇权力的增长
- 第五章 黑暗时期
- 10世纪的神学
- 11世纪:奥利拉克的格伯特和沙特尔的弗勒贝特
- 图尔的贝伦加尔与坎特伯雷的兰弗朗克:圣餐的争论
- 第六章 12世纪的复兴
- 先驱者:坎特伯雷的安瑟伦
- 彼得·阿伯拉尔
- 圣维克多学派
- 彼得·伦巴德
- 12世纪的其他神学家和学派
- 12世纪的异端与分裂
- 第七章 从伊斯兰征服至第四次十字军的东方神学
- 截至圣像恢复时期的拜占庭神学
- 从圣像恢复到1054年的分裂
- 从1054年到第四次十字军期间的拜占庭神学
- 保加利亚的基督教思想
- 早期俄罗斯神学
- 聂斯脱利派神学
- 基督一性论的神学
- 第八章 13世纪概况
- 英诺森三世与教皇权威
- 异端裁判所
- 大学的发展
- 托钵僧修道会
- 亚里士多德以及阿拉伯和犹太哲学的引入
- 第九章 13世纪的奥古斯丁传统
- 第十章 多米尼克学派
- 大阿尔伯特
- 托马斯·阿奎那
- 托马斯主义的后期发展
- 第十一章 极端亚里士多德主义
- 布拉班特的西格尔
- 得西阿的波伊丢斯
- 1277年的谴责
- 极端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余生
- 第十二章 君士坦丁堡陷落前的东方神学
- 拜占庭神学
- 俄罗斯教会
- 聂斯脱利派的和基督一性论者的神学
- 第十三章 中世纪后期的神学
- 约翰·敦司·司各脱
- 唯名论与会议运动
- 中世纪后期的神秘主义
- 改革的进一步尝试
- 第十四章 黎明抑是黄昏
- 附录
- 基督教思想史 三
- 英译本第一版序言
- 第三卷 从宗教改革到20世纪
- 缩略语
- 第一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
- 民族感情的增长
- 等级制教会权威的衰落
- 神秘主义作为可供选择的办法
- 唯名论的影响
- 伊拉斯谟和人文主义者
- 第二章 马丁·路德的神学
- 精神上的人生历程
- 神学家的任务
- 上帝的“话语”
- 律法和福音
- 人的状况
- 新的创造
- 教会
- 圣礼
- 两个国度
- 第三章 乌尔里希·慈温利与改革传统的起源
- 神学的源泉和任务
- 上帝的眷顾与预定论
- 律法与福音
- 教会与国家
- 圣礼
- 第四章 再洗礼派与激进的宗教改革运动
- 早期的再洗礼派运动
- 革命的再洗礼派
- 再洗礼派运动内部后期的事态发展
- 灵性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
- 第五章 协和信条以前的路德神学
- 菲利普·梅兰希顿的神学
- 路德阵营内部的种种争论
- 第六章 约翰·加尔文的改革神学
- 对上帝的认识
- 上帝、世界和人类
- 人的状况
- 律法的作用
- 耶稣基督
- 救赎和称义
- 预定论
- 教会
- 圣礼
- 教会与国家
- 加尔文神学的重要意义
- 第七章 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 英国国教的改革
- 不信奉国教的起源
- 第八章 天主教改革运动中的神学
- 反新教的论战
- 多米尼克会的神学
- 耶稣会的神学
- 有关恩典、预定论和自由意志的争论
- 特伦特会议
- 第九章 路德派正统化的神学
- 主要的神学家们
- 乔治·卡利克斯塔斯和调和论的争论
- 正统路德派神学简释
- 第十章 加尔文之后的改革宗神学
- 16世纪的改革派神学
- 加尔文主义在瑞士和德国
- 加尔文主义在荷兰
- 加尔文主义在法国
- 加尔文主义在苏格兰
- 清教徒运动
- 第十一章 个人宗教虔诚的新觉醒
- 敬虔主义
- 亲岑道夫和摩拉维亚派
- 卫斯理和卫理公会
- 大觉醒
- 第十二章 转变中的哲学背景
- 笛卡儿和理性主义的传统
- 英国的经验主义传统
- 康德和他对现代神学的重要性
- 第十三章 19世纪的新教神学
- 施莱尔马赫的神学
- 黑格尔的哲学
- 克尔凯郭尔的神学
- 里奇尔的神学
- 历史的问题
- 社会福音和沃尔特·劳申布什
- 新认信主义的发展
- 第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罗马天主教神学
- 教皇权威的问题
- 教会和现代世界
- 第十五章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的东方神学
- 希腊正教教会里的神学
- 俄罗斯神学
- 景教和基督一性派的神学
- 第十六章 20世纪的神学
- 新的开端:卡尔·巴思的神学
- 鲁道夫·布尔特曼和非神话化
- 欧洲新教神学的其他潮流
- 美国的新教神学
- 天主教神学的新方向
- 第三世界的神学
- 最后总的看法
- 附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