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62千字
字数
2012-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适合软件开发组织中的项目团队主管、经理和其他变更负责人,也适合一切对敏捷开发感兴趣的人士。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实践角度展示如何使用看板管理大型项目。书中内容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案例研究,讲述看板和精益原则在具体项目中的运用;第二部分是技术详解,详细介绍第一部分提到的因果图等实践做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对本书的赞誉
- 肯特·贝克序
- 前言
- 读者对象
- 如何阅读本书
- 第一次接触敏捷或精益?
- 免责声明
- 致谢
- 第一部分 我们如何工作
- 第1章 项目背景
- 1.1 时间线
- 1.2 我们如何切割大象
- 1.3 我们如何让客户参与进来
- 第2章 组织团队
- 第3章 每天出席鸡尾酒会
- 3.1 第一拨:功能开发团队每日立会
- 3.2 第二拨:不同专业角色的同步立会
- 3.3 第三拨:项目同步立会
- 第4章 项目进度板
- 4.1 我们的节奏
- 4.2 如何处理紧急问题和障碍
- 第5章 扩展任务看板
- 第6章 跟踪总体目标
- 第7章 定义“可供”与“完成”
- 7.1 可供开发
- 7.2 可供系统测试
- 7.3 两个定义如何提升团队协作
- 第8章 处理技术故事
- 8.1 示例1:系统测试瓶颈
- 8.2 示例2:版本发布前一天
- 8.3 示例3:7米长的类
- 第9章 处理Bug
- 9.1 持续系统测试
- 9.2 立马修复Bug!
- 9.3 为何要限定Bug跟踪系统中的Bug数量
- 9.4 Bug可视化
- 9.5 预防Bug重现
- 第10章 持续改进流程
- 10.1 团队回顾
- 10.2 流程改进研讨会
- 10.3 掌控改变速率
- 第11章 管理在制品
- 11.1 采用在制品限额
- 11.2 为什么在制品限额只适用于功能卡
- 第12章 捕捉并使用流程度量
- 12.1 速率(每周功能数)
- 12.2 为何不使用故事点
- 12.3 周期时间(每个功能所需时间)
- 12.4 累计流量
- 12.5 流程周期效率
- 第13章 Sprint与版本发布规划
- 13.1 需求清单梳理
- 13.2 挑选前十个功能
- 13.3 为何将需求清单梳理工作移出Sprint规划会议
- 13.4 规划版本发布
- 第14章 我们如何做版本控制
- 14.1 主干无垃圾
- 14.2 团队分支
- 14.3 系统测试分支
- 第15章 为何我们只用真实看板
- 第16章 经验教训
- 16.1 了解目标
- 16.2 不断实验
- 16.3 拥抱失败
- 16.4 解决真正的问题
- 16.5 拥有专职变革推动者
- 16.6 让人们参与进来
- 第二部分 技术详解
- 第17章 敏捷与精益概述
- 17.1 敏捷概述
- 17.2 精益概述
- 17.3 Scrum概述
- 17.4 XP概述
- 17.5 看板概述
- 第18章 缩减测试自动化需求清单
- 18.1 怎么办
- 18.2 如何每个迭代周期都提高测试覆盖率
- 18.3 第1步:列出测试用例
- 18.4 第2步:测试分类
- 18.5 第3步:按优先顺序对列表进行排序
- 18.6 第4步:每个迭代周期自动化若干测试
- 18.7 这能解决问题吗?
- 第19章 用规划扑克估算需求清单大小
- 19.1 不用规划扑克进行估算
- 19.2 用规划扑克进行估算
- 19.3 特殊牌
- 第20章 因果图
- 20.1 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症状
- 20.2 精益问题解决方法:A3思维
- 20.3 如何使用因果图
- 20.4 示例1:发布周期长
- 20.5 示例2:上线版本有缺陷
- 20.6 示例3:缺乏结对编程
- 20.7 示例4:很多问题
- 20.8 实际问题:如何创建并维护因果图
- 20.9 陷阱
- 20.10 为何采用因果图?
- 第21章 结语
- 附录 术语表:如何避免高深术语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图灵出品
图灵社区成立于2005年6月,由人民邮电出版社投资控股,以策划出版高质量的科技书籍为核心业务,主要出版领域包括计算机、电子电气、数学统计、科普等,通过引进国际高水平的教材、专著,以及发掘国内优秀原创作品等途径,为目标读者提供一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