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2千字
字数
2011-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运用拓扑学原理,系统地考察了人格心理学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心理学方面的新概念,新原理,为拓扑心理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内容简介
拓扑心理学是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一个变种或分支,为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所创立。拓扑学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它不问面积和距离的大小,以严格的非数量关系来表述空间的内在关系。
勒温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借用拓扑学来陈述心理事件在心理生活空间的移动,以及达到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由于拓扑学还缺乏方向的概念,勒温又借助向量分析的概念、来陈述心理事件的动力关系及其方向,从而建立了他的拓扑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自1912年成立以来,一向偏重于知觉的研究,批评家常以格式塔的原则未能应用于情意心理学为憾。勒温及其弟子们的研究便填补了这个缺憾。
目录
- 版权信息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出版说明
- 译序
- 1942年版译序
- 代序
- 鸣谢
- 第一编 心理学的问题和拓扑心理学及向量心理学的基础
- 第一章 绪论——心理学的现状
- 第二章 定律的构成与情境的陈述
- 定律与个案
- 情境之建构的陈述
- 人和环境:生活的空间
- 陈述生活空间的方法
- 第三章 生活空间陈述的概念
- 生活空间综括可能事件的全体
- 行为的项目与体系
- 建构的手续概述
- 妥适的抽象与不妥适的抽象:渐近法(method ofapproximation)
- 第四章 心理生活空间的内容与外延
- 心理学内的形相(appearance)与现实(reality)
- 生活的情境与当时的情境
- 生活空间内准物理准社会及准概念的事实
- 来自知觉的影响与身体的影响
- 第五章 心理学内的因果关系
- 历史的原因与体系的原因
- 心理学内有两种“为什么”的问题
- 存在及时间的与因果的关系
- 过去与未来:生活空间中的虚构之物与无定之物
- 第六章 心理生活空间是有数学意义的空间
- 生活空间中类于空间关系的实例
- 自由运动的空间
- 数学的空间概念
- 空间概念的应用与物理主义
- 第七章 心理的空间与心理的动力学
- 纯粹数学的问题与配合的问题
- 心理情境的不稳定性
- 可量概念和拓扑概念应用于生活空间的必要条件
- 空间与动力学:物理学与心理学中空间概念的历史
- 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 第八章 心理的宇宙与物理的宇宙
- 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
- 物理宇宙的单独性和心理宇宙的多数性
- 物理宇宙在动力上为一封闭 [1] 的统一,心理宇宙在动力上为开放的统一
- 第九章 数学的陈述与心理的学说
- 概念、图示及符号
- 概念与范型
- 心理历程的生理学说
- 陈述与解释
- 第二编 拓扑几何学的心理学
- A. 心理学的基本的拓扑几何学概念
- 第十章 心理学的基本的拓扑几何学概念
- 区域的概念:联系的区域
- 封闭的与开放的区域
- 有限区域与无限区域
- 简单联系及复杂联系的区域
- 约丹曲线、疆界及路线
- 域外的区域
- B. 心理环境的拓扑心理学
- 第十一章 心理的区域移动与交通
- 配合的定义(coordinating definitions)
- 心理的区域
- 在一个区域的内外
- 心理区域的内在的结构
- 陈述为路线或一个维度以上的区域的问题
- 陈述为点或一个维度以上的区域的问题
- 周围疆域的移动
- 实物与媒境
- 第十二章 心理区域的疆界
- 心理疆界的定义和决定
- 心理疆界的动力性质
- 第十三章 两个区域的相对的位置
- 域外区域
- 重叠的区域:各情境的相对的重要性
- 两个区域的相对位置的陈述的困难
- 障碍与入口
- 第十四章 结构的变化
- 分化、整合与改组
- 结构与移动的变化
- 体积与距离的变化
- 结构变化的动力条件:流动性、弹性、可塑性
- 第十五章 生活空间为有限结构的空间
- C. 人的拓扑几何学
- 第十六章 人是生活空间中的一个分化的区域
- 第十七章 人的陈述的基本的概念与配合的定义
- 环境与人的配合的定义
- 人的区域的动力的性质
- 人的结构
- 整合与混化
- D. 生活空间的维度
- 第十八章 生活空间的维度
- 维度的数学
- 心理环境的维度
- 人的维度的问题
- 生活空间在现实与虚构的维度上的分化
- 参考文献
- 名词集解
- 一 方法论的概念
- 二 拓扑心理学的概念
- 人名索引
- 主题索引
- 附录:有关拓扑心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 前言: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 联系实际的理论家
- 勒温思想的来源
- 人与环境
- 物理宇宙与心理宇宙
- 可能运动的空间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