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7千字
字数
2018-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将铁路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思考其对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权力关系、阶层结构等方面产生的深刻影响。
内容简介
铁路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维多利亚社会的时代特征和核心标志。从诞生之日起,它就引发了人们持久的争论、怀疑、排斥或追捧、迷恋。可以说,铁路早已超出作为交通工具的单纯能指,而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社会文化氛围、国民性等问题的象征性指数,其文化影响至今仍广泛体现在各类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中。本书立足于中国的话语背景,以哲学(物质理论、权力理论)、城市研究、社会学与文化研究理论为指导,以小说、诗歌、历史文献、游记、电影等各种体裁的铁路文本为案例,目的在于理清火车和铁路对晚清以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的文化影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第1章 绪论:为什么是火车?
- 1.1 火车的双面形象
- 1.2 西方关于火车现象的研究
- 1.3 国内关于火车现象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目标与框架
- 第2章 铁路的政治经济学:以晚清为例
- 2.1 拆铁路:国家控制与民间暴力
- 2.2 铁路:殖民的媒介
- 2.3 国家与地方之关系:保路运动
- 2.4 西方与中国:对现代性的抵抗与服从
- 第3章 火车与现代经验
- 3.1 火车与时间
- 3.2 火车与空间
- 3.3 火车与规训
- 3.4 火车与民主
- 3.5 火车与创伤
- 3.6 火车与速度
- 第4章 多样的移动性
- 4.1 “移动性”之概念
- 4.2 多样的移动性
- 4.3 结论:火车会越来越快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