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这本书访谈了27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教师,书中收集的宝贵经验不仅对于创新型物理人才,对于所有创新型人才成长和培养应都具有启发性。

内容简介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名师云集,有优良的教育传统与治学精神的传承。这些名师、大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专业见解和科研体会,以及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都是北大乃至国家的宝贵财富。

本书编者与北大物理学院合作进行名师谈教育的专辑整理与编辑工作,这些教学名师既有已退休的老教育家,也有当前教学与科研一线的中青年学者,本书力图展现这些教师卓越的教学理念与科学的教学方法,既有一般的规律性描述,也有许多具体的操作与生动的事例,还有专业科研领域的通俗性介绍,相信会对众多的科学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另外,本书对于学生了解北大物理学院教学传统与现状,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改进学习方式方法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前言 物理教育——大国重器
  • 传道膺世范,格物著华章——访赵凯华先生
  • 一、求学岁月:困难时期物理教育的启示
  • 二、从教经历:学好才能教好
  • 三、教材编写:体现融会贯通的教育思想
  • 四、人才大计:只有好奇心才能推动科学发展
  • 为孩子打开科学之门——赵凯华先生谈中学物理教育
  • 一、科学素质,兴趣第一
  • 二、超越经验,训练科学思维
  • 教师是舞台上的演员——赵凯华先生谈基础课教学
  • 一、讲课首要的是清晰地表达授课内容
  • 二、授课要用激情去感染听众
  • 三、详细演绎推导过程,不怕错误
  • 四、推导过程有粗有细,注重思路与科学逻辑
  • 五、课程内容:由少到多,由多到少
  • 六、授之以渔,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 七、基础课教学就是“接口与窗口”
  • 万象有法,物理本色——访穆良柱老师
  • 一、什么是物理:多年的求索与感悟
  • 二、知识与认知:对中学物理教育的建议
  • 三、再现科学发现的过程:大学物理教学经验与体会
  • 四、物理与生活:洞察一切的科学智慧
  • 金子总会闪光的——访舒幼生教授
  • 一、学生时代,沉浸于物理世界
  • 二、来到北大,兢兢业业终露头角
  • 三、因材施教,教学上的经验与体会
  • 四、中学物理,我的意见与建议
  • 一片冰心在教学——访王稼军老师
  • 一、秉承物理传统,走出坚实的教学之路
  • 二、遵循教学规律,引导青年教师成长
  • 三、贯彻个性教育,激励每一名学生成才
  • 四、建言教育“大局”,提升高校教学的地位
  • 精益求精,在经典中把握时代——访钟锡华教授
  • 发现人才,成就人才——访陈晓林教授
  • 一、从招生谈人才培养
  • 二、从问题谈物理教育
  • 利其器,善其事——访张朝晖教授
  • 一、突破重围:自主科研仪器研发的光荣与梦想
  • 二、引领潮流: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成果
  • 建设高水平的物理实验课程——吴思诚老师谈近代物理实验教学
  • 一、立足于近代物理学的重要进展
  • 二、结合自身的学科建设
  • 三、实验课程要全系老师的参与和学校的支持
  • 四、探究型的实验课教学
  • 五、高校物理实验现状与建议
  • 物理智慧,人生传奇——访黄畇教授
  • 一、物理与事业:自由、自主人生路
  • 二、物理与研究:合作、交流学术心
  • 三、物理与教学:尽职、尽心育人才
  • 四、物理与世界:格物、致知观天下
  • 不拘一格降人才——访刘川老师
  • 一、简单纯粹:从学生到老师
  • 二、自主独立:讨论课与学生指导
  • 三、稳步推进:研究生培养与制度建设
  • 物理教育谈:因材施教,分流培养——访朱世琳老师
  • 一、为学:选择和坚持自己的道路
  • 二、为业:理性看待困难与挑战
  • 三、为师:以科研引导主动学习
  • 精研以求真,授业以育才——访李定平教授
  • 一、谈谈自己求学的经历
  • 二、谈谈科研工作的体会
  • 三、谈谈对科研团队的看法
  • 四、谈谈教学的经验
  • 五、谈谈研究生培养的困惑
  • 热爱之下,焉有辛劳——访曹庆宏老师
  • 一、学术道路:别具魅力的粒子物理唯象学
  • 二、科研中心:中国为什么要建大型对撞机
  • 三、人才培养:如何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科研方向
  • 四、教学经验:“物”与“理”之辨
  • 五、人生感悟:态度决定一切
  • 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守正创新——访朱守华教授
  • 一、传承与改革:谈谈北大物理学院的教学体系
  • 二、监督与自觉:教学管理需要相信教师、依靠教师、激励教师
  • 三、自主与研讨:谈谈物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理念
  • 滴水见乾坤——访王恩哥院士
  • 一、科学研究——立足于基本问题
  • 二、学生指导——始动于爱与自律
  • 三、小班教学——着眼于英才教育
  • 四、大学发展——“人才超出一切”
  • 长善救失,教学为先——访王垡老师
  • 一、实话实说:学物理意味着什么
  • 二、有一说一:教学中的两难困境
  • 三、谈谈专业:强关联与量子多体问题
  • 教之以道,育之以爱——访胡晓东教授
  • 一、求学经历:不寻常的道路
  • 二、科学前沿: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工艺
  • 三、学生培养:从优秀到卓越的过程
  • 四、教学经验:因材施教与潜移默化
  • 平易为师,近人治学——访李新征老师
  • 一、专业与科研——谈谈凝聚态计算
  • 二、思路与语言——谈谈教学中的表达方式
  • 三、坚持与选择——从欧洲的科学传统所想到的
  • 有了兴趣,科学就是一种游戏——访欧阳颀院士
  • 一、无须抱怨:经历“文革”的学生时代
  • 二、有国难回:从清华到北大的曲折经历
  • 三、何谓一流:大学教育教学漫谈与反思
  • 四、合成生物:扣响划时代的科学发现之门
  • 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访田光善教授
  • 一、学术的逻辑——谈谈科研与文化
  • 二、认知的规律——教学理念与方法
  • 三、制度的作用——教育观察与思考
  • 良师益友,言传身教——访彭良友教授
  • 一、求学与学术经历——因缘际会和自我坚守
  • 二、大学能做什么——“从这里走出去就不再惧怕”
  • 三、我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标准、能力、传承
  • 学术能力的培养与自我训练——访肖云峰老师
  • 一、求学:自主学习,坚持兴趣
  • 二、研究:注重交流,独立思考
  • 三、教学:引导学术,严格要求
  • 路漫漫兮,上下求索——访叶沿林教授
  • 一、科学的层次:核物理专业之学术透视
  • 二、科研的创新:站上科研生态链的高端
  • 三、教学的艺术:培养创造型人才
  • 四、制度的作用:激发教与学的热情
  • 让梦想在宇宙中驰骋——访徐仁新教授
  • 教无定法,唯精是道——刘树华教授谈教学
  • 学术道路的方向、信念与方法——访胡永云老师
  • 一、信念的力量:我的学术之路
  • 二、言传身教:谈科研信念的培养
  • 三、循序渐进:为本科生打开学术之门
  • 四、以科研带动教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 以史为鉴:北大教育理念百年轮回——访沈克琦先生
  • 一、1952年之后教学改革始末与反思
  • 二、什么是好老师和好的教学方式:北大教育历史经验的总结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5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