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8.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613千字
字数
2016-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在这个嘈杂忙碌的时代,如何对抗浮躁与喧嚣,获得内心的宁静与从容?汪曾祺的散文,让你更加热爱这个世界。
内容简介
本系列包括《生活,是很好玩的》《汪曾祺小说集》《汪曾祺书信集》《生活,是第一位的》共四册。
《生活,是很好玩的》:分为“有味”、“草木”和“春秋”三辑,从美食、植物、旧事等三个方面来展现汪曾祺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呈现世间的种种妙趣与美好。
《汪曾祺小说集》:从汪曾祺的全部小说创作中甄选出二十一部,包括脍炙人口的《受戒》《大淖记事》《异秉》等,也有早期名作如《复仇》《鸡鸭名家》等;此外还特别辑录了汪曾祺对于《聊斋》故事的改写《〈聊斋〉新义》十一篇。一本书阅尽汪曾祺小说经典。
《汪曾祺书信集》:收录汪曾祺与妻子施松卿、恩师沈从文,以及巴金、黄裳等人的通信共一百多封。有家常里短,有人情世故,也有文学杂谈。平平淡淡,却又真挚动人;信手拈来,总有妙趣横生。
《生活,是第一位的》:汪曾祺谈自己与老师沈从文的创作,分享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经验、心得。那些行云流水,姿态横生,气韵生动的清淡文字背后,生活才是第一位的。
目录
- 生活,是很好玩的
- 版权信息
- 有味
- 故乡的食物
- 炒米和焦屑
- 端午的鸭蛋
- 咸菜茨菇汤
- 虎头鲨、昂嗤鱼、砗螯、螺蛳、蚬子
- 野鸭、鹌鹑、斑鸠、鵽
- 蒌蒿、枸杞、荠菜、马齿苋
- 五味
- 葵·薤
- 故乡的野菜
- 萝卜
- 鳜鱼
- 家常酒菜
- 拌菠菜
- 拌萝卜丝
- 干丝
- 扦瓜皮
- 炒苞谷
- 松花蛋拌豆腐
- 芝麻酱拌腰片
- 拌里脊片
- 塞馅回锅油条
- 其他酒菜
- 肉食者不鄙
- 狮子头
- 镇江肴蹄
- 乳腐肉
- 腌笃鲜
- 东坡肉
- 霉干菜烧肉
- 黄鱼鲞烧肉
- 火腿
- 腊肉
- 夹沙肉·芋泥肉
- 白肉火锅
- 烤乳猪
- 鱼我所欲也
- 石斑
- 鳜鱼
- 鲥鱼·刀鱼·鮰鱼
- 黄河鲤鱼
- 虎头鲨和昂嗤鱼
- 鳝鱼
- 豆汁儿
- 栗子
- 贴秋膘
- 豆腐
- 干丝
- 手把肉
- 韭菜花
- 四方食事
- 口味
- 切脍
- 河豚
- 野菜
- 寻常茶话
- 吃食和文学
- 口味·耳音·兴趣
- 苦瓜是瓜吗?
- 咸菜和文化
- 昆明菜
- 汽锅鸡
- 火腿
- 牛肉
- 蒸菜
- 诸菌
- 乳扇、乳饼
- 炒鸡蛋
- 炒青菜
- 黑芥·韭菜花·茄子酢
- 昆明的吃食
- 几家老饭馆
- 过桥米线·汽锅鸡
- 米线·饵块
- 点心和小吃
- 昆明的果品
- 梨
- 石榴
- 桃
- 杨梅
- 木瓜
- 地瓜
- 胡萝卜
- 核桃糖
- 糖炒栗子
- 菌小谱
- 食豆饮水斋闲笔
- 豌豆
- 黄豆
- 绿豆
- 扁豆
- 芸豆
- 红小豆
- 豇豆
- 蚕豆
- 食道旧寻
- 果蔬秋浓
- 水果店
- 果蔬秋浓
- 逐臭
- 草木
- 人间草木
- 山丹丹
- 枸杞
- 槐花
- 岁朝清供
- 关于葡萄
- 葡萄和爬山虎
- 葡萄的来历
- 葡萄月令
- 果园杂记
- 涂白
- 粉蝶
- 波尔多液
- 草木春秋
- 木芙蓉
- 南瓜子豆腐和皂角仁甜菜
- 车前子
- 紫穗槐
- 阿格头子灰背青
- 花和金鱼
- 花
- 荷花
- 报春花,毋忘我
- 绣球
- 杜鹃花
- 木香花
- 夏天
- 冬天
- 马铃薯
- 腊梅花
- 滇游新记
- 滇南草木状
- 泼水节印象
- 大等喊
- 云南茶花
- 淡淡秋光
- 秋葵·凤仙花·秋海棠
- 香橼·木瓜·佛手
- 橡栗
- 梧桐
- 昆明的花
- 茶花
- 樱花
- 兰花
- 缅桂花
- 粉团花
- 康乃馨·菖兰·夜来香
- 美人蕉和波斯菊
- 叶子花
- 报春花
- 菏泽牡丹
- 北京的秋花
- 桂花
- 菊花
- 秋葵、鸡冠、凤仙、秋海棠
- 黄栌、爬山虎
- 夏天的昆虫
- 蝈蝈
- 蝉
- 蜻蜓
- 刀螂
- 草木虫鱼鸟兽
- 雁
- 琥珀
- 瓢虫
- 螃蟹
- 豆芽
- 落叶
- 啄木鸟
- 昆虫备忘录
- 复眼
- 蚂蚱
- 花大姐
- 独角牛
- 磕头虫
- 蝇虎
- 狗蝇
- 春秋
-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 老舍先生
- 金岳霖先生
- 未尽才:故人偶记
- 陶光
- 陆
- 朱南铣
- 林斤澜!哈哈哈哈
- 草巷口
- 看画
- 吴大和尚和七拳半
- 和尚
- 铁桥
- 静融法师
- 阎和尚
- 昆明的雨
- 跑警报
- 西南联大中文系
- 泡茶馆
- 沽源
- 沙岭子
- 旧病杂忆
- 对口
- 疟疾
- 牙疼
- 大妈们
- 名优逸事
- 萧长华
- 姜妙香
- 贯盛吉
- 郝寿臣
- 谭富英
- 国子监
- 踢毽子
- 熬鹰·逮獾子
- 北京人的遛鸟
- 自得其乐
- 我的父亲
- 多年父子成兄弟
- 汪曾祺小说集
- 版权信息
- 受戒
- 大淖记事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复仇
- 鸡鸭名家
- 羊舍一夕
- 一、夜晚
- 二、小吕
- 三、老九
- 四、留孩和丁贵甲
- 五、夜,正深浓起来
- 六、明天
- 异秉
- 岁寒三友
- 七里茶坊
- 鸡毛
- 故里杂记
- 李三
- 榆树
- 鱼
- 晚饭花
- 珠子灯
- 晚饭花
- 三姊妹出嫁
- 鉴赏家
- 王四海的黄昏
- 职业
- 八千岁
- 故里三陈
- 陈小手
- 陈四
- 陈泥鳅
- 昙花、鹤和鬼火
- 金冬心
- 安乐居
- 辜家豆腐店的女儿
- 侯银匠
- 《聊斋》新义
- 瑞云
- 黄英
- 蛐蛐
- 石清虚
- 后记
- 陆判
- 双灯
- 画壁
- 捕快张三
- 同梦
- 老虎吃错人
- 人变老虎
- 汪曾祺书信集
- 版权信息
- 美国家书
- 致沈从文
- 致黄裳
- 致巴金
- 致萧珊
- 致朱德熙
- 致崔道怡
- 致陆建华
- 致刘子平
- 致汪家明
- 致弘征
- 致刘锡诚
- 致邓友梅
- 致徐城北
- 致古剑
- 致金实秋
- 致王树兴
- 致彭匈
- 致陶阳
- 致翁偶虹
- 致李辉
- 致李国涛
- 致解志熙
- 致陈午楼
- 致朱延庆
- 致姚育明
- 致吴福辉
- 致范用
- 致戎文凤
- 生活是第一位的
- 版权信息
- 自报家门
- 关于《受戒》
- 《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
- “揉面” ——谈语言
- 语言是艺术
- 揉面
- 自铸新词
- 语言要和人物贴近
- 小说笔谈
- 语言
- 结构
- 叙事与抒情
- 悠闲和精细
- 风格和时尚
- 道是无情却有情
- 小说技巧常谈
- 成语·乡谈·四字句
- 呼应
- 含藏
- 小说创作随谈
- 谈风格
- 传神
- 关于小说的语言(札记)
- 语言是本质的东西
- 从众和脱俗
- 神气·音节·字句
- 小说语言的诗化
- 小小说是什么
- 小说的散文化
- 文学语言杂谈
- 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到的自己
- 小说陈言
- 抓住特点
- 虚构
- 干净
- 小说的思想和语言
- 关于小说的主题问题
- 语言的内容性
- 语言的文化性
- 美在众人反应中
- 语文短简
- 普通而又独特的语言
- 读诗不可抬杠
- 想象
- 学话常谈
- 惊人与平淡
- 方言
- 幽默
- 谈读杂书
- 思想·语言·结构
- 使这个世界更诗化
- 我是一个中国人 ——散步随想
- 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
- 美学感情的需要和社会效果
- 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 ——在耶鲁和哈佛的演讲
- 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 西窗雨
- 两栖杂述
- 读民歌札记
- 奇特的想象
- 汉代民歌里的动物题材
- 雉子班
- 乌生
- 蜨蝶行
- 民歌中的哲理
- 《老鼠歌》与《硕鼠》
- 我和民间文学
- 我是怎样和戏曲结缘的
- 《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
- 《晚饭花集》自序
- 《晚翠文谈》自序
- 《汪曾祺自选集》自序
- 《蒲桥集》自序
- 捡石子儿(代序)
- 关于空灵和平实
- 关于民族传统和外来影响
- 关于笔记体小说
- 关于中国魔幻小说
- 关于本书体例
- 《汪曾祺文集》自序
- 沈从文和他的《边城》
- 沈从文的寂寞 ——浅谈他的散文
-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 读《萧萧》
- 又读《边城》
- 人之所以为人 ——读《棋王》笔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