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主要由隋史和唐史两方面组成,具体详尽地讨论了隋唐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或历代人物,如关于四镇始末的通考、关于均田制与租庸调有关系的证定等。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反映了岑先生数十年中读唐史的心得,在隋唐史通论上亦常发前人之未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编撰简言
  • 隋史
  • 第一节 隋杨之先世及其统一
  • 第二节 改地方三级制为变通的两级制
  • 第三节 国防设备之概况
  • 第四节 突厥之起源及为患中国
  • 第五节 突厥与东罗马之发生关系
  • 第六节 突厥之内争、分裂及南附
  • 第七节 突厥文化、风俗与我国之比较
  • 第八节 平陈
  • 第九节 隋代三大工程
  • 第十节 杨氏家庭之变
  • 第十一节 炀帝之穷奢极欲
  • 第十二节 疆域之开拓
  • 第十三节 隋对西北之交通
  • 第十四节 对北方交通及所谓“铁勒”
  • 第十五节 印刷术发明
  • 第十六节 西乐输入
  • 第十七节 三伐高丽
  • 第十八节 隋代经济发展之概况
  • 第十九节 义师蜂起
  • 唐史
  • 第一节 李唐之先世及其统一
  • 第二节 太宗克定突厥及漠北
  • 第三节 太宗平服西域
  • 第四节 贞观之治
  • 第五节 宰相制度之屡变
  • 第六节 门第之见与郡望
  • 第七节 高宗继成大业
  • 第八节 新罗、渤海及日本之汉化
  • 第九节 昭、乾二陵及其特点
  • 第十节 高、玄二宗频幸东都及武后长期留居之问题
  • 第十一节 隋、唐之漕运
  • 第十二节 唐之中衰
  • 第十三节 武则天之为人
  • 第十四节 隋及初唐佛教之盛况佛道之争
  • 第十五节 佛教在唐之宗派、信仰及宣传方法
  • 第十六节 佛徒撰译之文艺价值
  • 第十七节 文字由骈俪变为散体
  • 第十八节 进士科抬头之原因及其流弊
  • 第十九节 开元之治及乱机所伏
  • 第二十节 自府兵起源以至于隋
  • 第二十一节 唐之府兵及彍骑
  • 第二十二节 边兵
  • 第二十三节 西方乐曲影响于开元声律及体裁从《实践论》看诗词与音乐之分合
  • 第二十四节 盛唐、中唐、晚唐之诗人
  • 第二十五节 四镇始末及其南方屏障
  • 第二十六节 突骑施兴废及大食东侵
  • 第二十七节 安史之乱
  • 第二十八节 藩镇之祸
  • 第二十九节 西南之开发
  • 第三十节 吐蕃乘虚攻陷河、陇及安西、北庭
  • 第三十一节 南诏之兴
  • 第三十二节 安史乱中之回纥
  • 第三十三节 唐之马政
  • 第三十四节 西方宗教之输入
  • 第三十五节 宦官之祸
  • 第三十六节 北魏均田之缘起及其制度
  • 第三十七节 唐之均田
  • 第三十八节 租庸调及杂征徭
  • 第三十九节 租庸调变为两税
  • 第四十节 户口升降及收支大账 附和籴
  • 第四十一节 中唐后理财之言论及方法
  • 第四十二节 钱币及矿冶
  • 第四十三节 庄田
  • 第四十四节 武宗之攘外安内
  • 第四十五节 牛李之李指宗闵(宋祁说)李德裕无党(范摅、《玉泉子》、裴庭裕及孙甫说)
  • 第四十六节 吐蕃之衰及河陇恢复
  • 第四十七节 西北之内附部落
  • 第四十八节 外族之徙入与汉化(附蜑之名称)
  • 第四十九节 唐末之一瞥及其史料
  • 第五十节 农民受严重压迫及其反抗
  • 第五十一节 大革命之爆发
  • 第五十二节 沙陀之起并辨石晋不是突厥族沙陀
  • 第五十三节 职官概论
  • 第五十四节 散官、爵、勋及赐
  • 第五十五节 俸料、公廨本钱及职田等
  • 第五十六节 地方区域及社会组织
  • 第五十七节 手工业及物产
  • 第五十八节 市虚及商务
  • 第五十九节 交通之设备及程途
  • 第六十节 黄河及河源发见
  • 第六十一节 水利
  • 第六十二节 学术与小说
  • 第六十三节 历法、天文
  • 第六十四节 艺术
  • 第六十五节 乐、舞及百戏
  • 第六十六节 服饰
  • 第六十七节 社会杂缀
  • 第六十八节 从语与文之关系略记唐代俗语
  • 后记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较早就内亚视角了。考证精深,能在缝隙中见真相,与陈寅恪老商榷处不少,多有驳正,可并参。斥温公处亦足发噱。因出版于国朝建政后,还引用了斯大林,部分小朋友还有非议,殊不知是在讨论边防(突厥)前引用,难免春秋笔法之嫌,比照陈寅老论糖糕称臣于突厥可知。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其前身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6月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名为上海古籍出版社。设有七个编辑室、编审室、美编室、出版科、校对科、发行一、二科、宣传信息科及办公室、人事科、行政科、储运部等部门。该社以出版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科学技术、医学、军事、工具书、画册、大专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兼及普及传统文化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