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6千字
字数
2012-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叙述了基督教的神秘体验者在爱中追求神的完整经历。
内容简介
吕斯布鲁克是基督教神秘主义传统中最有影响力的作者之一,他的首要著作即此《精神的婚恋》,写于14世纪,很快被译为拉丁文,后来又译为德文、英文、法文等,至今已经被翻译为多种文字(包括日文)。它在基督教神秘主义的发展中起到过重要作用。
此书叙述了基督教的神秘体验者在爱中追求神的完整经历,其源头是吕氏本人的神秘体验和西方神秘主义传统。所以,它的神学、哲学的思想性浸透于如火如荼的神秘之爱的经验之中,其动人处乃是宗教、艺术与哲理的高度结合。“婚恋”是指人性(新娘)如何通过对基督(新郎)的炽热追求,而脱开自身的堕落和局限,重新与热爱于人的神相遇、相融,达到如神一般的精神境界。
神秘体验者与一般信仰者的不同是:她(他)们绝不甘心只通过意愿、理智、感觉和体制化力量来崇拜神、利用神,而要直接体验到神的来临,品尝与神相爱的至味。但人神结合的最大障碍是有限与无限的悬隔,所以她(他)们选择了深情之爱的道路,因为这爱如果至真至纯、发自人性灵魂的根底(此处极有哲理意味,受柏拉图、奥古斯丁、贝尔纳影响),那么她就既不依靠所爱的对象性在场,能超越或倒空自身个体,又不陷于空寂,而能进入灵魂的泉脉之源,在那里受到神的“触动”,最后与神直接沟通。这是与佛家入定不一样的另一种追求终极开悟或真理的方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说明
- 译者导言
- 一、神秘体验论(神秘主义)和基督教
- 二、《精神的婚恋》出现的时代背景
- 三、吕斯布鲁克其人其书——《精神的婚恋》结构与内容简介
- 四、翻译此书的机缘、方式和考虑
- 致谢
- 序言
- 第一篇 行动着的生活
- 第一部分 “看哪”
- 甲. 看到物质对象的三个必要条件
- 乙. 看到精神实在的三个必要条件
- 第二部分 “新郎来了”
- 甲. 我主的第一种来临——在道成肉身中
- 乙. 我主的第二种来临——带有新恩惠的日常出现
- 丙. 我主在最后审判之时的第三种来临
- 第三部分 “出去”
- 甲. 谦卑——众德行之基、之母
- 乙. 正义是实践德行的一件武器
- 丙. 灵魂是博爱王冠下的王国
- 第四部分 “去迎接他”
- 甲. 第一种方式:在所有关乎我们拯救之事的意向中朝向神
- 乙. 第二种方式:不要专注于任何与神同等的其它目标
- 丙. 第三种方式:安止于那超出所有被造者的神
- 丁. 从行动着的生活向内在的生活转移
- 第二篇 内在的生活
- 第一部分 “看哪”
- 甲. 看的三个必要条件
- 乙. 在我们内部的自然的和超自然的三重统一
- 丙. 在最高统一中出现的启明
- 丁. 得到这种启明的必要条件
-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新郎来了,出去”
- 甲. 第一种来临,进入心灵,以四种不同的样式出现
- 乙. 第二种来临,进入更高的能力,类比于涌出三股水流之源泉
- 丙. 第三种来临,进入精神的统一,比喻为造就一眼源泉的那道水脉
- 第四部分 “去迎接他”
- 甲. 对于迎接神的种种方式的引导式评论
- 乙. 通过中介迎接神在每个善行中,凭借纯粹的意向
- 丙. 无中介地迎接神,在三种不同的样式里
- 丁. 基督和圣者们是我们内在生活中的榜样
- 第三篇 沉思的生活
- 第一部分 “看哪”
- 第二部分 “新郎来了”
- 第三部分 “出去”
- 甲. 我们在神中的永恒存在,处于我们在时间中的被创造之前
- 乙. 在此沉思生活中得到我们永恒的意象
- 第四部分 “去迎接他”
- 术语索引
- 人名索引
- 附录一 吕斯布鲁克及其《精神的婚恋》中的“迎接”的含义
- 一、吕斯布鲁克
- 二、《精神的婚恋》中“迎接”的含义
- 四、结语
- 附录二 吕斯布鲁克神秘体验论中的时间意识——永恒之物还是时间性之物?
- 一、吕斯布鲁克断言无时间性的理由
- 二、时间的含义:胡塞尔与海德格尔
- 三、吕斯布鲁克时间讨论中统一性(单纯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 四、永恒现在中的爱
- 五、爱中的记忆
- 六、世代时间或永恒现在中的家庭关系
- 七、结语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