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深入探讨和研究了近代中国浙江省地方银行的兴衰历史、经验教训,希望能对当今经济发展有所借鉴。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地方银行在当今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日益凸现,关于中国近代省地方银行史的研究越来越引人注目。

浙江地方银行在中国近代省地方银行中,是颇具特色的成功典型,无论从它经营的理念、经营方式还是管理体制和经营业绩,在同行中都堪称一流,具有重要的影响。本书围绕近代浙江地方银行的兴衰历史、经验教训,及其与浙省境内其它相关银行的比较,展开了深入剖析,探讨浙江地方银行的兴衰之道及其在浙江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期望能为当今浙江及各地方银行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导论
  • 一、省地方银行在近代中国金融史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 二、研究现状与意义
  • 三、研究框架、史料与基本方法
  • 第一章 浙江地方银行的历史沿革与经营管理体制的变迁
  • 一、初创时期的浙地行及其制度建设(1908年—1930年)
  • 二、变革与发展时期的浙地行及其经营管理(1931年—1937年)
  • (一)建立健全银行内部的管理体制
  • (二)大力拓展银行业务的发展
  • 三、抗战特殊环境下的浙地行及其制度创新(1937年—1945年)
  • (一)调整机构,恢复业务。
  • (二)完善人事管理,以适应战时特殊环境的需要。
  • (三)适应战时需要,代理省财政。
  • (四)开展节约建国储金运动,积极吸收游资。
  • (五)加大农贷,扶持农村经济。
  • (六)扶助工商业,发展战时生产。
  • (七)收购敌占区物资,保障大后方的物资供应。
  • 四、无可奈何的衰落与终结(1945年—1949年)
  • 第二章 浙江地方银行与近代政府之关系
  • 一、作为浙地行产权主体的政府
  • 二、作为政府职能机构的浙地行
  • 三、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浙地行
  • 四、浙地行、政府与地方经济之良性循环
  • 第三章 浙地行与省境内其他金融机构的地位与作用之比较
  • 一、“大哥”与“小弟”(1908年—1927年)
  • 二、群雄逐鹿与后起之秀(1927年—1937年)
  • 三、众芳凋零与独树一帜(1937年—1945年)
  • 四、大厦将倾与独木难支(1945年—1949年)
  • 第四章 浙江地方银行与近代浙江工商业
  • 一、抗战以前浙地行对浙江工商业的贷款
  • 二、抗战时期浙地行对浙江工商业的扶植
  • 三、抗战之后浙地行对浙江工商业的贷款
  • 第五章 浙江地方银行对浙江的农业放款
  • 一、浙江地方银行从事农业放款的背景
  • 二、20世纪30年代浙江地方银行的农业放款
  • (一)农业合作社贷款
  • (二)农业青苗抵押贷款
  • (三)农仓储押贷款
  • (四)零星动产质押贷款
  • (五)连环保证信用贷款
  • (六)于潜县农民贷款
  • (七)鄞县农民贷款
  • (八)温州、玉环县渔民放款
  • 三、抗战时期浙江地方银行的农贷
  • 四、抗战胜利后浙江地方银行的农贷
  • 结语
  • 一、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浙江地方银行的存在价值
  • 二、处理好银行与市场、政府之间的关系——浙江地方银行的生存发展之道
  • 三、把握机遇善于创新——浙江地方银行的成功之路
  • 参考文献
  • 附录 近代浙江地方银行大事记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