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5千字
字数
2015-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梳理秦腔的历史演变。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作者撰写的文化部资源共享工程项目基础上加工完成。该书从秦腔的起源、秦腔美学风格流变、秦腔与秦川文化、古代秦腔、近代秦腔与清代花部、易俗社与秦腔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秦腔改革、新时期秦腔振兴等方面安排章节,对秦腔的历史流变,艺术发展规律,文化蕴含,时代演进与当代生存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的学术梳理,是目前较为完整的秦腔综合发展史类书稿,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创新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上部 秦腔起源至传统秦腔生态谱系构成
- 第一章 秦腔的源流发展
- 第一节 秦腔起源诸说
- 第二节 作为成熟戏曲形态的秦腔的产生
- 第三节 明代末年秦腔的成熟与传播
- 第四节 秦腔与花雅之争
- 第二章 秦腔的音乐体制
- 第一节 秦腔的音乐结构
- 第二节 秦腔音乐与梆子腔系统
- 第四节 秦腔音乐与京剧
- 第三章 秦腔剧目创作
- 第一节 秦腔传统剧目概述
- 第二节 易俗社的经典剧目
-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的剧目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秦腔剧目的整理与发展
- 第四章 秦腔演员介绍
- 第一节 魏长生与秦腔进京
- 第二节 魏长生的艺术特色与代表作品
- 第三节 魏长生之后的著名演员
- 第四节 新旧时代交替时期演员的旗帜 ——刘毓中、苏育民
- 第五节 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秦腔演艺
- 第五章 秦腔班社
- 第一节 易俗社的产生及其影响
- 第二节 易俗社的人才培养制度及成果
-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及其影响
- 第四节 陕西地区其他重要班社
- 第五节 甘肃等地秦腔班社
- 下部 新中国成立后秦腔生态谱系的演进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后秦腔的改造与成绩
- 第一节 走进新时代的秦腔
- 第二节 戏曲改革工作的展开
- 第三节 剧目创作的可喜成果
- 第七章 秦腔艺术的复苏与变革
- 第一节 传统戏曲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 第二节 传统戏的现代转型
- 第三节 传统戏的推陈出新
- 第四节 新编历史剧的创作
- 第五节 戏曲现代戏的新发展
- 第八章 走进新世纪的秦腔艺术
- 第一节 奖励机制的建立与作用
- 第二节 戏曲史论建设和学术研究
- 第三节 走向世界的传统戏曲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四川大学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有400余种图书获省、部委以上奖励。201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四川省首批重点文化企业的骨干企业,2012年获得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全国中小学教辅材料主科出版全资质,2013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资质。2011年以来共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7项,2013年来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