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十年一遇的法律纪实佳作”,英文原版总销量逾两百万册。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真实的史诗般的法庭故事:被告是美国的两个大公司,被控告造成孩子的死亡;而代表失去孩子的父母的原告律师是开着保时捷,派头十足的年轻人,起初只想通过这个案子赚一大笔钱,但却越陷越深,几乎失去了一切,然而,这最终也成就了他的英雄之名。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精彩故事,讲述了贪婪、权利斗争如何不断地冲击着正义,导致法律系统出了问题。同时,本书也是一个“意志坚定者如何创造奇迹”的故事。书中,作者以强大的叙事能力,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忘的阅读体验。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读者信
- 权威推荐
- 推荐序 激烈的诉讼案可以吞噬一切
- 第1章 波士顿:1986年7月
- 深陷债务危机
- 第2章 沃本市:1966年夏
- 兴建工业园,悲剧的开始
- 第一个白血病患者清单
- 饮用水是白血病的元凶吗?
- 我们在天堂的左手拐角处再见
- 导火索:184桶工业废料
- 15年间的12起病例
- 沃本市长:打破白血病集中高发的谣言!
- 谁应该对G号井和H号井中的污染物负责?
- “我回不了家了”
- 第3章 律师
- 施利希特曼的“前沃本”时代
- “派帕箭头”飞机案
- 转交沃本案
- 别接那个案子!
- 我无法拒绝他们
- 实地考察,确认起诉对象
- 第4章 第11条规定
- 雅各布斯的回应:莱利皮革厂和污染毫无关系
- 联合贝翠斯食品公司
- 是律师指使他这样做的!
- 第一次听证会
-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驳回动议
- 第5章 孤儿与瘦狗
- 别再碰这个案子了
-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科研项目”报告
- 即决审判动议和血液检测
- 这案子是你们的了
- 找第三家公司做共同“侵权人”
- 第6章 取证
- 想办法让原告无法出庭作证
- 如何处理废弃溶剂?
- 致命的证词:倾倒有毒溶剂,掩埋废料桶
- 谎言、托词和自保的描述
- 三氯乙烯渗到了市政水井?
- 寻找完美证人
- 第7章 训诫会议
- 网罗专家团队做检测
- 实际费用与预计收益
- 陷入取证压力
- 拒绝2000万美元和解金额
- 第8章 亿万富翁查理
- 统计数据能否成为证据?
- 启动第二轮取证
- 邂逅法理学教授
- 天文数字赔偿金?
- 逼问“菜鸟证人”
- 沃本居民的身体都很正常
- 美国环保署的现场勘察
- 第9章 法切尔的请求
- “我头一回没有做好准备”
- 索赔金额,不要设置上限!
- 不欢而散:一无所获的和解会议
- 无偏见陪审团的诞生
- 庭审方案:污染源头和白血病成因裁定
- 最低报价与最高赔偿金额
- 第10章 庭审
- “他指控我们谋杀儿童!”
- 打断正常庭审进程
- “我们从没用过三氯乙烯”
- 经费紧张
- 盘问:真相在无底洞的洞底
- 填补财政赤字
- 水井里的三氯乙烯不是从这来的
- 87次透支
- 到底哪儿是污染源?
- 实地考察:污染源和水井离得这么近!
- 水井哪年哪月哪日被污染了?
- “我会输吗?”
- 第11章 孤独的守候
- 法律就是美国的宗教
- 还要再次对簿公堂?
- “他们只想要一个答复”
- 贝翠斯食品公司案结案
- 第12章 步履维艰的谈判
- 你们想要多少钱
- 继续庭审还是和解?
- 金钱,名声:格雷斯最在乎什么?
- “请告诉我你们的底线”
- “还要折腾六个月”
- “660万美元已经很好了”
- 一切都是未知数
- 第13章 盲人的迷茫
- 来自委托人的质疑:整个诉讼过程肮脏无比
- 被隐藏的证据
- 斯金纳法官的裁定:驳回旧案重审的请求
- 重开听证会
- 一个接一个的谎言
- 回到起点
- 美国环保署的起诉
- 后记
- 资料来源说明
- 致谢
出版方
中资海派
从出版第一本书至今,中资海派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感谢大家一路的携手相伴,见证我们从小到大的历程。 多年来,我们以创建“人与知识的美好链接”为己任,紧跟时代脉络,引领阅读风向,出版的图书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人文科普/政史军事、心理励志/生活两性、家庭教育/少儿出版”四大知识领域,总数达千余种。 中资海派擅长打造系列化作品,力图为读者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策划出版了“数字新经济全渠道增长”系列、地缘政治三部曲、大航海时代三部曲、二战三部曲、“奇迹”系列、“轻疗愈”系列、“iHappy投资者经典”等优质品种,打造了《魔鬼经济学》《优势谈判》《早起的奇迹》《国家兴衰》《美元陷阱》等现象级畅销书,更有《最寒冷的冬天》《中国,被遗忘的盟友》《未来黑科技通史》《躁动的帝国》等获国家奖项,被央视、人民日报等一线媒体报道的作品,获得读者的认可和业界同仁的一致肯定。 中资海派一直秉承趋势、洞察、敏捷、向善的准则,与美、英、德、加、法、意、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出版与传媒机构建立了合作,和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家、培训机构、媒体保持着良好互动,获得了国内外作者和译者的认可和支持,同国内十余家优秀出版社建立了友好合作的战略联盟,更有国内数十位阅读推广人和数百家经销商成为我们的坚强后盾。 一直以来,我们将在香港金融行业上市公司10年管理经验与出版相结合,带领团队深入研判全球及国内经济趋势、相关产业趋势,在文化产业中寻求创新,未来,我将继续遵循“关联、互动、衍生”的商业生态逻辑,带领中资海派在第二个20年创建新的文化与教育全产业链矩阵,实现内容传播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