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具有学术规范的访谈方式,让北京人自己说话,讲述他们在这座城市所经历的生活、感受,以及对祖先的记忆。

内容简介

本书以黄宗汉为核心访谈对象,回顾了北京市原宣武区自1949年以来的历史变迁。

本书全面细致地梳理了黄宗汉作为宣武区干部在宣武区的亲身经历、对宣武区工业建设和文化建设所做的工作,同时穿插了另外几位宣武区老干部对相关事件、人物的回忆口述,从亲历者的角度,勾勒出北京市原宣武区从1949年接管街道、改造工业手工业,到“难忘的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再到改革开放以后创建大观园、研究宣南文化等实践探索。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黄宗汉简历
  • 图片目录
  • 第一部分 宣武区的政权初建(1949—1969)
  • 一、“北平和平解放”之前
  • 二、我在宣武区宣传部的日子(1949—1957)
  • 三、与李瀛、张宝泉等人的座谈记之一(1949—1957)
  • (一)1949年以前
  • (二)从1949到1957年
  • 四、难忘的1958
  • (一)2008年对黄宗汉本人的第一次访谈
  • (二)2011年11月8日对黄宗汉的再访谈
  • (三)与李瀛、张宝泉等人的座谈记之二(1958—1968)
  • (四)2011年12月14日黄宗汉对张宝泉意见的答复
  • (五)与邱清晏、迟明梅座谈记
  • 五、“大跃进”之后
  • 第二部分 《红楼梦》与“第一代文化企业家”(1982—1986)
  • 一、介入电视剧制作
  • 二、《红楼梦》和大观园
  • 三、“京都文丐”与天桥乐
  • 第三部分 宣南文化(1986年以后)
  • 一、参与重建宣南文化并进入学术研究领域
  • 二、再谈宣南
  • (一)黄宗汉谈宣南文化之一
  • (二)李瀛等人谈宣武
  • (三)黄宗汉谈宣南文化之二
  • (四)黄宗汉谈“夺回古都风貌”
  • 总结
  • 参考书目
  • 附一 北京外城的行政区划沿革
  • 附二 中共宣武区委工作机构变迁一览表(1950—1967)
  • 附三 略论北京天桥平民文化
  • 附四 关于修复利用西城区会馆文物建筑的初步设想
  • 附记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回忆那段不平凡的日子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出版集团是新闻出版总署1999年批准组建的全国首批7家试点出版集团之一,拥有北京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文津出版社、北京电子音像出版社和《十月》《父母必读》《少年科学画报》《北京卡通》《夜北京》杂志社。集团前身北京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 集团公司作为北京市最大的综合性出版机构,牢牢把握正确的出版方向,为广大读者奉献了大量优秀的精神食粮,在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50余年来共出版各类图书2万余种、15亿多册,出版物获得多项国家级出版大奖和文学大奖。每年出版图书、音像、电子、网络等出版物近3000种,其中新书约1600种,在销品种约8000种。出版物在全国零售市场持续稳居前列。在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中,北京出版社曾两次获得“最受读者喜爱的出版社”。2009年,集团公司获得“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