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类型
6.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7千字
字数
2020-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信息社会离不开数据,数据的使用需要边界。大数据对个人生活的全面渗透,法律是否袖手旁观?
内容简介
大数据引发的问题集中在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领域,但大数据应用和算法决策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同样涉及个人自治、非歧视以及言论自由等基本权利。
作者从实践例证出发,建立了大数据的三阶段流程(获取阶段—分析阶段—应用阶段),检讨了《欧洲人权公约》和《欧盟基本权利宪章》中有关隐私和数据保护基本权利在大数据环境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同时引介了欧洲人权法院和欧盟法院在判例法中对相关概念的进一步阐释与拓展,对《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全面分析则呈现了欧盟数据保护法的最新进展以及在大数据环境下的缺陷与规范困境,在比较了修改数据保护法、借鉴其他部门法以及专门立法等不同解决方案各自的利弊之后,最终提出应对大数据问题必须采用整合不同解决方案的建议。
作者力图打破部门法的门户之见,提倡在对抗大数据带来的负面影响时,不应固守隐私和数据保护法的既有范式,只有从更宏观的视角出发,采纳综合性方法,才能为个人权利和自由提供大数据时代所需的保护。本书对于深入理解大数据带来的现实问题、全面了解欧盟隐私和数据保护法律框架的价值基础和规范结构、客观评价其潜力与局限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为对抗大数据的法律方案提供了新的选择。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译者简介
- 主编简介
- 主编序 算法、数据、规则与法治
- 中文版序
- 致谢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主题
- 二、学术贡献与实践价值
- 三、研究范围
- 四、研究术语
- 五、方法论
- 第三节 导读
- 第二章 大数据
- 第一节 引言
- 一、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大数据的实质
- 第三节 实践中的大数据:例证
- 一、金融服务行业的信贷
- 二、医学研究中的生物银行
- 三、线上体验个性化
- 第四节 大数据的流程观
- 一、大数据的三阶段模型
- 二、获取阶段
- 三、分析阶段
- 四、应用阶段
- 五、小结
- 第五节 大数据对个人权利与自由的影响
- 一、潜在的积极影响
- 二、负面影响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数据与隐私和数据保护的基本权利
- 第一节 概述
-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欧洲委员会
- 一、欧洲委员会框架下基本权利的历史与解释
- 二、隐私权
- 三、结论:《欧洲人权公约》第8条适用于大数据
- 第三节 欧盟
- 一、欧盟基本权利的历史与解释
- 二、隐私权
- 三、数据保护权
- 四、结论:《欧盟基本权利宪章》第7条和第8条适用于大数据
- 第四节 比较
- 第五节 隐私权和数据保护权的规范性概念化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数据与欧盟数据保护法
- 第一节 引言
- 一、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数据保护法及其与个人权利和自由的联系
- 第三节 数据保护法的实质范围
- 一、标准:个人数据的概念
- 二、数据保护法在大数据流程中的适用性
- 三、小结
- 第四节 实质性数据保护规范
- 一、透明度
- 二、控制
- 三、风险消减
- 第五节 数据保护法的执行
- 第六节 保护缺陷vs规范要求的保护水平
- 一、获取阶段
- 二、分析阶段
- 三、应用阶段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潜在的解决方案与综合性方法
- 第一节 引言
- 一、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可能的法律解决方案概览
- 一、修改数据保护法
- 二、借用其他领域的法律
- 三、专门立法
- 第三节 针对大数据的整合方案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本结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大数据
- 一、大数据的三阶段模型
- 二、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负面影响
- 第三节 隐私和数据保护的基本权利
- 一、大数据背景下基本权利的解释
- 二、隐私权和数据保护权的规范性概念化
- 第四节 数据保护法
- 一、适用范围
- 二、实质性规范与执行
- 三、数据保护法(针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保护范围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节 未来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网络文献及其他
- 案例
- 法律法规
- 意见、报告及沟通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