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5.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5千字
字数
2016-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探讨学术与思想的流变,梳理了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的清学史著述。
内容简介
清季民国之时,中国学者面临着学术嬗变的契机,非常重视对有清一代学术的总结,从而令学术史特别是清学史成为显学。在当时研究清学史的学者中,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是最杰出的代表,树立了这一领域的典范,他们的主张,如对清学来源与发展阶段问题的看法、对考据学派分野的见解、褒皖抑吴的共同取向、强调考据学“科学”性的特质、视戴震为“反理学思想家”的立场等,皆对后人产生了极大影响并规范了后人的相关研究。本书之写作,就是基于这些因素,在将章、齐、梁的清学史著述作为整体系统探讨的同时,辅之以个案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文库》(修订版)总序
- 序
- 绪论
- 一、缘起
- 二、研究状况的回顾与检讨
- 三、研讨思路
- 第一章 清末学术大势与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对清学史的研究视角
- 第一节 清末学术大势
- 一、中西交融之学的繁盛
- 二、经史位置的转换
- 三、学术史研究的勃兴
- 第二节 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对清学史的研究视角
- 一、基于自身学术渊源的研究
- 二、基于时代因素的研究
- 第二章 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清学史著述概观
- 第一节 时期与篇目
- 第二节 基本内容与主要特色
- 一、章太炎之清学史论
- 二、刘师培之清学史论
- 三、梁启超之清学史论
- 第三章 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清学史论的分析与评价
- 第一节 重点论题评析
- 一、关于清代学术之来源
- 二、关于清代汉学之发展阶段
- 三、关于清学之地域、学派分野
- 第二节 学术史反思与评价
- 一、章、刘、梁清学史研究之简略比较
- 二、章、刘、梁清学史著述的学术地位及对民国学术界的影响
- 第四章 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与近代的戴学复兴
- 第一节 戴震学术在清代的际遇与章太炎、刘师培对其的阐扬
- 一、清末以前戴震学术的际遇
- 二、章、刘对戴震之学的阐扬
- 第二节 梁启超与民国初期的戴震研究高潮
- 一、清末民初梁启超对戴学认识的转化
- 二、梁启超与戴震研究高潮的到来
- 第五章 考据之学:章、刘、梁对戴震及皖派学术的评析
- 第一节 吴、皖分际与褒皖抑吴
- 一、吴、皖之分际
- 二、褒皖抑吴的学术取向
- 第二节 考据学风与科学精神
- 一、科学视角的引入
- 二、戴氏考据学的“科学”性
- 第六章 义理之学:章、刘、梁对戴震思想的新阐发
- 第一节 不同视角下的戴震义理学
- 一、民族主义视角下的考察
- 二、哲学视角下的阐释
- 三、所谓“反理学的思想家”
- 第二节 戴震理欲论的评析
- 一、章太炎的评析
- 二、刘师培的评析
- 三、梁启超的评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要目
- 附录一 学术史的若干省思
- 附录二 学术史研究的独特视野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