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现象级访谈节目《十三邀》之知识分子分辑。许知远历时4年,联手10余位杰出学者与作家,重建对话精神。

内容简介

在当代生活中如何解救自我?史学大家许倬云谈论着人心之自由;

如何重寻我们生活中的消失的“附近”?人类学家项飚给出了新的理解与建议;

在这个时代做一个哲学家是什么感觉?陈嘉映剖白个体经验与求真渴望;

对现实无能为力怎么办?唐诺讲述着自我的挣扎与书写的永恒。

许知远与10余位国内外重量级作家、学者深入对话,集结成一本珍贵的当代人文访谈录。从许倬云到白先勇,从金宇澄到赫拉利,跨越国籍与时代,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考古学、经济学、人类学等领域等多个领域,探索从个体到社会的众多议题,成就一部有料、有趣、有温度的访谈录。

他们说过的智慧、愤怒、偏激之言,都来自同一种脉搏:对广阔的人类命运的关怀。他们的个体经历、个人思考,深度开拓着知识分子的可能性,展示着智识生活的多样性。在圈层固化、“信息茧房”逐渐形成的今天,这样一种对意义和价值的严肃追问,久违了。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意外的旅程
  • 推荐序 礼物般的交谈时光
  • Chapter 01 许倬云
  • 情感既伤人,又补人所有维度里情感最难处理
  • 我伤残之人,要能够自己不败,不馁
  • 现在的知识分子大多是检索机器,不是思考者
  • 教育要养成一种远见,能超越你的未见
  • 婚姻这个事情很不简单,你必须尊重他,你才爱他
  • Chapter 02 白先勇
  • 文学那么高,个人的不同就微不足道了
  • 《红楼梦》是史诗式的挽歌,是天下第一书
  • 情是靠不住的,艺术才抵得住时间的消磨
  • Chapter 03 王小波
  • 他对我最大的改变,是让我一生保持激情
  • 他现身说法地告诉我,自由是什么
  • 要活得自由、有趣,这是他对我的影响
  • Chapter 04 陈嘉映
  • 我们是有共同文本背景的最后一代人
  • 年轻人还是会爱人文的,哪怕少一点、慢一点
  • 我最希望我的学生拥有的,是求真
  • 我不是特别焦虑,但我怀疑这是一种自我保护
  • Chapter 05 金宇澄
  • 小说作者就是收垃圾,什么材料都要
  • 我特别怀念九十年代,那就像是《金瓶梅》里的时代
  • 《阿飞正传》的结尾,就是《繁花》的开始
  • 金宇澄回信
  • Chapter 06 唐诺
  • 从历史上看,台北就像做了一场梦
  • 书写是我所能拥有的最专注的思考,不是书写需要我,是我需要它
  • 我觉得文学必须更勇敢,必须要负责,要穿透进去
  • 通过了解真实处境,对话跟宽容才有可能产生
  • 我几乎把英勇当成写作中一个最重要的特质
  • 所有的书写都挣扎着向永恒,但不会真的完成
  • Chapter 07 陈志武
  • “新冠”危机引起反全球化,但我相信人类会相互融合
  • 如果有更多的人反思,整个社会就可以更健康
  • 怎样把叙事做好,会决定人生怎么走
  • Chapter 08 西川
  • 有什么东西过不去,就把它写出来让纸承担
  • 现代主义让我从壳里走出来,成为一个现代人
  • 我最迷恋的时代是战国,我真正的梦想是靠近诸子
  • 时代生活的泥沙俱下给了我滋养
  • 尽量走出条条框框,不断地发现别人,也发现自己
  • Chapter 09 许宏
  • 考古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它必须有想象力
  • 我们只能是为年轻人铺路的过渡一代
  • 透物见人是考古学的最高境界
  • 中国从来没有自外于世界
  • 考古是一门贵重的学科,我希望以更超脱的心态来做学问
  • Chapter 10 项飙
  • 做人类学调查,经常会感到心痛和无奈
  • 要真正发现知识上的美感,需要有距离感
  • 要重新关注附近,培养看自己生活的这双眼睛很重要
  • 重建个人的意义和尊严,真正的出路在于重新建构“关系”
  • 我希望进入历史本身的过程中去,而且是以非常具体的方式
  • Chapter 11 尤瓦尔·赫拉利
  • 耶路撒冷对我来说是一座失效的庙宇
  • 人们对过去总有着美好幻想,但历史学家的工作是揭露这些幻想
  • 故事只是工具,不是终极真理
  • 新技术在做的事,就是把我们从自己的身体里赶出来
  • Chapter 12 寻找谭嗣同
  • 知识分子要守住自己的边界,政治家要有宽容心
  • 谭嗣同是清末的一颗彗星,耀眼但快速划过
  • 那一代人里,渡众生表现得最彻底的就是谭嗣同
  • 我觉得谭嗣同挺有朋克精神的
  • 我认为他的死其实就是生,他是真正的向死而生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一頁folio

一頁™️,独立出版品牌,2019年创立于北京。专注于人文社科、文学艺术及儿童图书三大领域,凝望历史纵深,关注知识发生学,珍视人文艺术的温度,力图让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成为一次突破边界的出发,承载每一种热爱,抵达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