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经典是永恒的,还是可以被不断建构、解构乃至重构的?在这样一个“经典”泛滥而又匮乏的时代,这本书将带我们去思考关于经典的问题。

内容简介

2005年5月,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学科、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和《文艺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文化研究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建构与重构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金海湖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荷兰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知识背景和学术经历的不同民族的专家学者70多人,本着一种平等、真诚的学术对话精神,就共同关注的“文学经典”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他们的各种观点、思想在这里汇合、交锋,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会议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本论文集就是在会议论文的基础上形成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一 什么是经典
  • 所有的经典都是平等的,但有一些比其他更平等
  • 经典——彼时和此时
  • 文学经典的存在和认定
  • 当代经典问题与多元视角
  • 试论文学经典的永恒性
  • 互文性与文学经典——一个视角主义的研究
  • 二 经典化、去经典化和再经典化
  • 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
  • 经典在对话中生成
  • 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
  • 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
  • 经典的由来与命运
  • 经典再生产与“本事迁移理论”
  • 文化交流视野中的文学经典——关于20世纪外国文学经典化问题
  • 三 文化研究与文学经典
  • 高雅文化对低俗文化: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进行的讨论
  • 文学的全球化
  • 文学经典的形成与文化阐释
  • 文学经典与民族身份
  • 大话文学与当代中国的犬儒主义思潮
  • 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
  • 经典的祛魅与返魅——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文学经典和文学教育
  • 文学经典与文化研究的身份政治
  • 当下文学经典研究的文化逻辑
  • “大话”文化与青年亚文化资本——对《大话西游》现象的一项社会学考察
  • 四 中国文学的经典化问题
  • “长篇之圣”的经典化进程——《孔雀东南飞》1800年接受史考察
  • 不变的主题:鲁迅经典价值的当代意义
  • 我们从自己的经典中解读出了什么——以国内的金圣叹研究为例
  • “红色经典”定位:资源再开发和再解读的必要前提
  • 解构红色经典:读张抗抗的《赤彤丹朱》
  • 如何诠释俄苏“红色经典”的当下意义
  • 一切尚在路上——新诗经典化刍议
  • 中国当代诗歌观念的转变与政治抒情诗的经典化
  • 文学经典的生成及其意义——中国现代文化转型中文学经典化问题研究
  • 《诗》经的经典化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