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总论
类型
8.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8千字
字数
2020-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勐海五书”之一,旨在记录、描写勐海县的自然、文化和地方性知识,使读者更加了解、热爱勐海县。
内容简介
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以博物学文化的视角,深入西双版纳勐海县实地考察,以详实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展现了当地400余种植物(其中多数是当地的野生植物),既便于勐海本地人更好地认知自己的家乡,也有助于外地游客了解“普洱茶之乡”勐海县丰富的植物资源。
本书可谓“本土博物学写作的示范性成果”。作者细致深入的“在地”植物考察,以及扎实的植物分类和名实对应工作,在普适植物学与本土植物探究之间架起了桥梁,使本土与外部、自我与他者、普遍化科学与地方性知识勾连起来,能启动我们每个人的博物情怀,增进我们对植物世界的兴趣。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1章 一方水土养一方植物
- 1.1 勐海特有种与本土种
- 1.2 勇敢者身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 1.3 用双词命名法刻画植物
- 1.4 普洱茶的学名你可能不知道
- 1.5 勐海经济植物一瞥
- 第2章 融入勐海从苏湖起步
- 2.1 苏湖半夜鸡叫
- 2.2 两种附生蕨类植物
- 2.3 湄公锥、思茅锥和大果青冈
- 2.4 降香黄檀小苗
- 2.5 多依与多依属中文名修订
- 2.6 苏湖的大藤子
- 2.7 非常不同的“兰”
- 2.8 山龙眼和三台花
- 2.9 “能好怎”的姜类植物
- 2.10 蛇菰属、球兰属、芒毛苣苔属和薯蓣属
- 2.11 贺松草果谷的买麻藤和云南凤尾蕨
- 2.12 贺松连绵之雨:北酸脚杆和叶萼核果茶
- 2.13 伞花猕猴桃、滇五味子及斑叶唇柱苣苔
- 2.14 蚌岗的毛果杜英和曼稿的韶子
- 第3章 北上西行:第二次勐海植物考察
- 3.1 镰叶肾蕨、茶梨与粗叶木
- 3.2 穿鞘花的花萼与猴耳环的小叶
- 3.3 红花栝楼、筒瓣兰和勐海天麻
- 3.4 北上勐阿:大叶银背藤和鹧鸪花
- 3.5 由勐阿到勐满:葫芦茶、泥柯和浆果乌桕
- 3.6 金锦香相伴再到贺松:岭罗麦和千果榄仁
- 3.7 沿仙人足迹拜访古茶树
- 3.8 红色的栝楼和绿色的闷奶果
- 3.9 勐遮坝子:马儿你慢些走
- 3.10 打洛早市:参薯与大叶蒲葵
- 第4章 南糯山、布朗山和滑竹梁子
- 4.1 九路马堡与姑娘寨的帕亚马
- 4.2 多依寨、棋子豆和山龙眼
- 4.3 从南糯山到格朗和乡
- 4.4 大将军、飞机草与帕沙古茶树
- 4.5 坚核桂樱:一只果核的线索
- 4.6 勐海野菜之火镰菜
- 4.7 布朗山:中华里白、耳叶柯和钩吻
- 4.8 搜寻卷柏类植物
- 4.9 勐邦水库的雪下红
- 4.10 西双版纳最高峰滑竹梁子
- 4.11 西定乡:毛杨梅、宽果算盘子和茶梨
- 4.12 曼瓦瀑布的大果山香圆和柘藤
- 第5章 最北部的勐往乡
- 5.1 从嘎洒向北过南果河到勐往乡
- 5.2 勐往河谷:麻楝、榆绿木、家麻树
- 5.3 勐阿管护站的单耳密花豆与弄养水库的歧序安息香
- 5.4 勐遮曼洪向北:蛇根叶和琴叶小堇棕
- 5.5 四访西定贺松:钟花樱桃和云南黄杞
- 5.6 曼吕和蚌岗环线:沟槽山矾、米团花和密蒙花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勐海本地特色树木推荐
- 附录2 勐海特色藤类推荐
- 附录3 食客宜优先了解的勐海植物
- 附录4 勐海常见外来植物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