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84千字
字数
2015-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探讨汉语上古音研究若干前沿问题的学术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四卷:卷一"上古音构拟的问题";卷二"联绵字与上古音";卷三"谐声字与上古音";卷四"秦汉方音和共同语"。
书稿采取平等对话的原则,不回避任何针锋相对的学术观点,全面审视国内外有关上古音研究的各种前沿问题;非常注重新材料的挖掘和研究方法的提炼,从而解决了多方面的疑难问题,研究了上古音学术道路和学术方向。
书稿基于上古内证材料所展示的事实,对上古音研究的材料、方法、原则、学术道路,以及一些疑难问题,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作出新的探讨,对上古音构拟的理论研究和具体问题的解决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代前言 融古今中外于一炉——在王力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 卷一 上古音构拟问题
- 试论跟明母谐声的晓母字的语音演变
- 一 引言
- 二 跟明母相通的晓母字上古早期的音值及分化条件问题
- 三 战国至两汉跟明母相通的晓母字读成晓母的证据
- 四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上古汉语词缀构拟析评
- 一 前言
- 二 关于上古音的构拟
- 三 关于原始词和滋生词的确定
- 四 关于词缀的确定
- 五 关于汉藏诸语言比较研究方面的证据
- 六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汉语历史音韵学·上古篇》指误
- 一 误读典籍例
- 二 误注古音例
- 三 误析汉字例
- 四 误定汉藏语系同源词例
- 上古音构拟的检验标准问题
- 一 导言
- 二 上古音构拟必须解释清楚各种反映上古音的内证材料及上古音到中古音的发展演变
- 三 运用内部拟测法构拟上古音必须以语言事实为基础
- 四 类型学的证据只能作为检验上古音构拟优劣的一项旁证
- 五 上古音的构拟不能主观要求和亲属语言的语音音系相接近
- 六 结语
- 参考文献
- 汉语史研究中材料的考证与运用——答《字书派与材料派——汉语语音史观之一》
- 一 关于“鼻”字的入声一读
- 二 关于“硬”字的考证
- 三 关于“□”字的考证
- 四 关于对王力和傅斯年某些观点的引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汉藏诸语言词汇比较中的词义对应问题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参考文献
- 卷二 联绵词和上古音
- 先秦联绵词的声调研究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参考文献
- 先秦联绵词的语音研究
- 一 先秦联绵词语音研究的意义
- 二 既往的研究
- 三 双声兼叠韵联绵词
- 四 叠韵联绵词(上)
- 五 叠韵联绵词(下)
- 六 双声联绵词(上)
- 七 双声联绵词(下)
- 八 小结
- 参考文献
- 从古代注音材料看“等”和声调在联绵词构词中的制约作用
- 一 前言
- 二 从古代注音材料看“等”对联绵词两音节的制约作用
- 三 从古代注音材料看声调对联绵词两音节的制约作用
- 四 从联绵词“等”和声调的制约作用看上古音研究的一些问题
- 参考文献
- 从联绵词看庄组的上古拟音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汉语双音词两音节之间语音异同研究
- 前言
- 一 古代汉语双音词两音节读音差异的初步统计及分析
- 二 《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词两音节读音差异的统计及分析
- 三 汉语双音词两音节读音差异的原因探讨
- 四 汉语双音词两音节之间语音异同研究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卷三 谐声字和上古音
- 上古汉语特殊谐声中声母出现特殊变化的大致时代的一些例证
- 壹 引言
- 贰 例证
- 叁 关于谐声字的进一步讨论
- 参考文献
- 谐声系列与上古音
- 壹 谐声系列释名
- 贰 谐声通例和谐声特例、例外谐声
- 叁 跟历史音变信息无关的例外谐声
- 肆 被谐字在造字时和主谐字的读音关系
- 伍 谐声系列的成因
- 陆 谐声系列承载的语音信息
- 柒 谐声系列和上古声母研究
- 捌 谐声系列和上古韵部研究成果的互证
- 玖 谐声系列和上古开合、等列的研究
- 拾 谐声系列和上古声调研究
- 拾壹 谐声系列和上古方音
- 参考文献
- 谐声层级与上古音
- 一 谐声层级释名
- 二 谐声层级的成因
- 三 异读和谐声层级
- 四 用事实论谐声层级反映了语音变化的层次
- 参考文献
- 二等声母的上古音构拟问题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参考文献
- 卷四 秦汉方音
- 扬雄《方言》折射出的秦汉方音
- 一 对《方言》所列方言同源词系统对应说之质疑
- 二 通过《方言》寻求秦汉时期方音的方法
- 三 秦汉方音
- 四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