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89千字
字数
2016-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公共何谓?权力何用?国家何据?精到分析,尽在书中。
内容简介
全书从梳理公共的不同研究进路着手,指出相关研究尚未能探入公共的堂奥。着重强调从政治生活本质上揭示公共的核心价值与政治导向。据此,全书对西方三种主流的公共政治哲学进行了描述分析,对公共与公共性做出了解析,对古典公共与现代公共的不可逆关系加以了强调,对政治公共领域与非政治公共领域做出了界定,对公共何以凸现出来的理性机制进行了诠释,尝试回答谁能创制与捍卫公共的问题,并刻画了公共的政制基础,指出了建构稳定公共政制的进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导论 公共的政治哲学:理论导向、实践品格与问题域
- 一、公共的政治哲学:边际划界
- 二、当代公共生活的三次转变
- 三、公共的政治哲学重建
- 四、实践品格
- 五、问题域
- 第一章 关于公共的三种政治哲学
- 一、自由主义的公私划界
- 二、共和主义的公共情结
- 三、新左派理论的公共定位
- 四、三种公共政治哲学的辩难
- 五、关于公共的底线共识
- 第二章 公共、公共性与私人、私密性
- 一、公共与公共性
- 二、私人与私密性
- 三、公共化与私密化
- 四、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均势
- 第三章 古典公共与现代公共
- 一、雅典与罗马:族群的公共
- 二、现代西方:阶级与集团的公共
- 三、公共特质的凸显:当代共享的公共
- 四、公共建构的历史蜕变:现代与古典的不可逆
- 第四章 公权、私权与政治、非政治公共领域
- 一、公权与政治公共领域
- 二、私权与非政治公共领域
- 三、国家、市场与社会:私权的公共维护与公权的私人限制
- 第五章 公共理性、公共舆论与公意凸显
- 一、理性的公共运用
- 二、公共舆论的创制
- 三、公共理性和公共舆论中的公意
- 四、“公共人”何为?
- 第六章 信仰、理性与公共精神
- 一、信仰、神学与公共的正当化基础
- 二、理性是否足以将公共正当化?
- 三、谁能创制并捍卫公共:在上帝、哲学王与民主选民之间
- 第七章 国家、公民与公共的政治机制
- 一、国家公权与公共的宪制基础
- 二、承认的政治与国家公共的完备性取向
- 三、国家与公民对公共的相互限定
- 第八章 自发的公共与建构的公共
- 一、自发秩序、革命社会与公共问题
- 二、公共实践及其绵延:公民、公共生活与公共德性
- 三、公共的扩展性建构:以民主捍卫公共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