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2千字
字数
2021-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经济学家阿吉翁,从创新的角度探寻经济发展的动力,为你打开企业家精神的“黑匣子”,明辨创新的决定因素。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菲利普·阿吉翁等人对创新的全景式前沿分析。
本书运用熊彼特增长范式解析了当下经济中的重大谜题,包括可持续的长期增长、不平等的根源、竞争和全球化、健康和幸福的决定因素、技术革命、长期停滞、中等收入陷阱、气候变化以及如何从冲击中复苏等。基于这些分析,作者认为,市场经济释放的“创造性破坏”的力量,是实现繁荣的强大发动机,是过去两百多年来给我们带来空前发展的根本所在,更是未来应对挑战的不二法宝。
作者也指出,自由市场体制并不完美,也会出现失灵,因此,我们需要构建“政府—市场—民间社会”的均衡关系,在激励创新的同时,将“创造性破坏”带来的社会冲击最小化,确保在位创新者不会在成功之后阻碍后来的创新。只要创新不竭,更公平和更具包容性的社会繁荣就能实现。
目录
- 版权信息
- “比较译丛”序
- 中文版序
- 原版序
- 第1章 新的范式
- 1. 测算各国的财富
- 2. 为什么需要新的范式来解释各国的财富?
- 理论上的理由
- 实证上的理由
- 3. 创造性破坏的研究范式
- 4. 创造性破坏:现实
- 5. 有关增长的几个谜题
- 从停滞到增长的转型
- 竞争与增长
- 中等收入陷阱
- 长期停滞
- 不平等与创新
- 6. 公共政策、政府与民间社会
- 没有范式指导的经济增长政策
- 增长政策与新古典范式
- 增长政策与创造性破坏范式
- 创造性破坏范式的另外两个启示
- 如何让政府妥善履行职责?
- 7. 本书大纲与读者手册
- 第2章 起飞之谜
- 1. 长期序列数据的启示:安格斯·麦迪森
- 收入与人口的持续增长是近期才发生的现象
- 麦迪森与历史数据重建
- 前工业化时代的欧洲:地球还在转
- 2. 对起飞的技术因素解释
- 起飞之前:马尔萨斯陷阱
- 技术因素解释
- 规模效应与人口转型
- 转向制度因素解释
- 3. 技术与制度的结合:乔尔·莫克尔
- 科学与技术的共同演化
- 知识和信息的传播
- 竞争的重要性
- 财产权利
- 金融的发展
- 大卫·赛夏与发明家的苦难
- 伊莱·惠特尼与他的轧棉机
- 4. 结论
- 第3章 我们该惧怕技术革命吗?
- 1. 浪潮的扩散为何存在迟滞?
- 次级创新的重要性
- 企业内部技术推广的迟滞:发电机与计算机
- 通用技术使用的改进
- 居民家庭对新通用技术的采用
- 地方基础设施与制度的缺陷
- 生产率测算的困难: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例
- 人工智能:未来的新增长浪潮?
- 2. 工业革命与就业:不可调和的对立?
- 来自历史视角的考察
- 总量层面的自动化与就业
- 企业层面的自动化与就业
- 3. 结论
- 第4章 竞争的得失
- 1. 对竞争的测算
- 2. 竞争与增长之间关系的谜题
- 3. 三个推测
- 与前沿的距离以及竞争对创新的影响
- 竞争与增长之间的倒U形关系
- 竞争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互补关系
- 理论学者与实证学者之间富有成果的对话
- 4. 美国的竞争与增长
- 竞争的削弱?
- 美国增长率的下滑
- 5. 竞争与产业政策
- 6. 企业活力与补贴在位企业的成本
- 7. 结论
- 第5章 创新、不平等与税收
- 1. 如何测算不平等?
- 2. 创新与不同类型的不平等
- 3. 创新企业成为促进社会流动性的杠杆
- 4. 进入壁垒是顶层收入不平等的另一种来源
- 史蒂夫·乔布斯还是卡洛斯·斯利姆
- 游说对增长与不平等的影响
- 5. 如何利用税收工具
- 瑞典的案例
- 研究税收与创新关系带来的启发
- 6. 结论
- 第6章 长期停滞之争
- 1. 关于长期停滞的争论
- 2. 新思想的发现愈发困难
- 3. 生产率增速的测算不准确
- 数字化与信息技术的作用
- 创造性破坏的作用
- 4. 领先企业或超级明星企业对新进入者的打击
- 来自领先者的打击
- 信息技术革命与超级明星企业带来的打击
- 5. 结论
- 第7章 趋同、分化与中等收入陷阱
- 1. 导致趋同或分化的因素
- 平均而言在趋同
- 极值处在分化
- 全世界收入分配格局的走势如何?
- 两种可能的解释
- 2. 技术追赶与中等收入陷阱
- 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解释
- 前沿创新政策与追赶政策
- 3. 韩国遭遇1998年危机:焉知非福?
- 4. 结论
- 第8章 能否绕开工业化?
- 1. 库兹涅茨事实与卡尔多事实
- 结构变革:库兹涅茨事实
- 卡尔多事实
- 2. 对库兹涅茨事实的解释
- 需求侧与供给侧
- 有待解释的三个经验事实
- 供给侧与鲍莫尔定律
- 需求侧与恩格尔定律
- 破解库兹涅茨事实的谜团
- 3. 结构变革与卡尔多事实的统一
- 市场规模与定向技术革新
- 定向创新与卡尔多事实
- 基于鲍莫尔定律的解释
- 4. 工业化是不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 加纳与韩国
- 为什么工业化有利于经济发展?
- 服务引领的增长:印度的独特案例
- 5. 结论
- 第9章 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增长
- 1. 可持续增长:熊彼特还是马尔萨斯
- 2. 绿色创新、路径依赖与政府角色
- 3. 哪些政策可以促进绿色创新?
- 威廉·诺德豪斯对阵尼古拉斯·斯特恩
- 环境与定向创新
- 绿色创新的推广
- 4. 消费者、竞争与绿色创新
- 5. 中间能源与能源转型
- 6. 结论
- 第10章 创新的背后
- 1. 谁会成为发明家?
- 美国社会与家庭因素对创新的阻碍
- 芬兰的谜团
- 教育政策与研发补贴之间的互补性
- 谁是企业创新的获益者?
- 2. 基础研究的推动力
- 大学的学术自由与企业的专注研究
- 老鼠与学术
- 基因测序
- 私人企业中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 3. 结论
- 第11章 创造性破坏、健康与幸福
- 1. 创造性破坏、失业与地位的丧失
- 创造性破坏与失业
- 创新与学历过时
- 2. 创造性破坏与健康
- 健康与创新:光明的一面
- 创新与健康:黑暗的一面
- 丹麦奇迹
- 3. 创造性破坏与幸福感
- 理论上做何预测?
- 对理论的检测
- 让弹性保障发挥作用
- 4. 结论
- 第12章 为创造性破坏融资
- 1. 为革命性新观念提供融资
- 大学与政府研究机构作为创新杠杆的作用
- 基金会的角色
- 2. 给颠覆性企业融资:风险资本的角色
- 由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理论上的说法
- 由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数据的启示
- 美国与法国的对比
- 3. 大企业的颠覆性创新:机构投资者的作用
- 职业发展理论
- 对该理论的实证检验
- 4. 企业创新与对研发活动的税收激励
- 5. 结论
- 第13章 应对全球化
- 1. 来自中国的进口冲击
- 中国进口冲击的负面影响
- 中国进口冲击的不同效应
- 2. 出口与创新
- 3. 应对贸易冲击
- 4. 移民与创新引领型增长
- 5. 结论
- 第14章 投资型政府与保障型政府
- 1. 战争的威胁与投资型政府的兴起
- 法律与秩序为什么不足以带来创新引领型增长
- 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公共教育投资
- 法国案例:从色当战役到朱尔·费里
- 日本的案例:从《神奈川条约》到明治维新
- 产业政策: DARPA模式的兴起
- 2. 保障型政府的兴起
- 防范异质性风险:福利国家的出现和发展
- 防范宏观经济风险:逆周期政策的作用
- 3. 结论
- 第15章 创造性破坏与黄金三角
- 1. 政府对创造性破坏的妨碍:威尼斯的案例
- 2. 创新需要民主制度
- 3. 宪法的作用
- 作为不完备合同的宪法
- 在过大与过小的行政权力之间找到平衡点
- 宪法如何限制行政权力?
- 4. 司法部门的角色与局限性
- 作为制衡力量的司法部门
- 对司法不公的制约
- 5. 民间社会的作用
- 不完备合同与民间社会
- 两个案例:新冠疫情与气候变化
- 民间社会如何把民主制度变成现实
- 以扩大公民权利作为承诺工具
- 忽略民间社会的代价:“黄马甲”运动
- 媒体的角色
- 6. 结论
- 结语 资本主义的未来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