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6.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千字
字数
2017-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83条醒脑、醒胃的关于好好吃饭的法则。
内容简介
如今,吃饭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摆在超市里、餐桌上的东西我们究竟该吃什么? 坚信喝无糖苏打饮料可以瘦身?喜欢独自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偏执于营养饮食的清规戒律? 具有“美食奥斯卡”之称的詹姆斯·比尔德奖获得者,美国首屈一指的饮食作家迈克尔·波伦长期研究食物从产地到餐桌的过程,带来83条醒脑、醒胃的关于吃的法则。在自然界中寻找甜食、不吃含有五种以上成分的食品、晚餐喝一杯葡萄酒、餐桌上放一束花、偶尔破一次戒,吃真实的食物是不需要规则的。 轻松学会区分“真实的食物”——植物、动物、菌菇这些人类世代摄食的食材,和依靠现代食品科学的深加工食品。每一条法则都提供了一种分辨方法,共同目标是让不健康食品远离你的餐桌和购物车。 迈克尔·波伦并非站在营养学家的角度夸夸其谈,而是像美食侦探一样,为真实的食物辩护,告诉每一位食者怎么吃才能和食物建立更健康、更愉悦的亲密关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吃什么?吃真实的食物
- 1 吃真实的食物
- 2 不吃你的曾祖母不认识的食物
- 3 不吃含有食品柜中通常见不到的成分的食品
- 4 不吃含高果糖浆的食品
- 5 不吃将糖(或甜味剂)列在成分表前几位的食品
- 6 不吃含五种以上成分的食品
- 7 不吃含有三年级学生弄不懂成分的食品
- 8 不吃宣称有保健功能的食品
- 9 不吃名称中带有“清淡”、“低脂”或“无脂”等字眼的食品
- 10 不吃冒名顶替的食品
- 11 不吃在电视广告中看到的食品
- 12 尽可能不进超市
- 13 避开超市中心区,在外围区采购
- 14 只吃会“腐败”的食物
- 15 你应该知道所吃食物成分的原始形态或能见到其在自然界中生长
- 16 每周采购食物
- 17 买零食要到农贸市场
- 18 亲近农田,吃得健康
- 19 只吃人烹制的食物
- 20 不要食用要求戴白帽进入的场地生产出来的食品
- 21 植物的果实可以吃;工厂的产品不要吃
- 22 从车窗递进来的东西不是食物
- 23 在各种不同语言中名称相同的东西不是食物(如麦当劳、奇多、品客)
- 24 吃真实的食物是不需要规则的
- 第二章 吃哪一类食物 多吃植物
- 25 植物为主,主要吃叶菜
- 26 把肉当作调味品或解馋美食
- 27 “一条腿(蘑菇和植物)好于两条腿(禽类),两条腿好于四条腿(牛、猪等哺乳动物)”
- 28 吃五颜六色的食物
- 29 喝菠菜汤
- 30 吃饮食洁净的动物
- 31 如果家里放得下,买个冰柜吧
- 32 做个杂食性动物
- 33 好食物来自健康土壤
- 34 尽可能吃野生植物
- 35 不要小看油脂高的小鱼
- 36 吃一些被细菌和真菌预先消化过的食物
- 37 加盐加糖要亲手掌勺
- 38 自然界中寻甜食
- 39 不吃使牛奶变色的早餐麦片
- 40 水是最佳的饮料
- 41 牛奶是食品,不是饮料
- 42 “面包越白,死得越快”
- 43 怕胖的人不要吃甜食和高淀粉食物
- 44 珍爱石磨粮油
- 45 想吃垃圾食品自己做
- 46 珍爱调味香料
- 47 戒除营养品
- 48 向法国人、日本人、意大利人、希腊人学吃饭
- 49 用怀疑的眼光看待非传统食品
- 50 欺骗身体的成分不要吃
- 51 享用天然含咖啡因的饮料,不喝人工添加咖啡因的饮料
- 52 晚餐喝一杯葡萄酒
- 第三章 怎么吃?不过量
- 53 多花钱,少吃饭
- 54 少吃
- 55 进食止于未饱时
- 56 饿了再吃,而不是无聊了就吃
- 57 如果一次吃不下一个苹果,说明你根本不饿
- 58 饿一点儿没坏处
- 59 不要过度饥饿
- 60 食量由胃决定
- 61 蔬菜先上桌
- 62 慢慢吃
- 63 宴席的滋味在第一口
- 64 进餐要跟烹调所花时间一样长
- 65 想一想食物来自何处
- 66 不当快餐厨师
- 67 购买小号的杯盘
- 68 适量盛饭,不添加
- 69 点小份儿
- 70 “早餐如国王,午餐如王子,晚餐如乞丐”
- 71 要吃饭
- 72 餐间零食只限于吃未经加工的植物食品
- 73 只在餐桌上吃东西
- 74 别在加油站里给身体加油
- 75 “食品标签不上餐桌”
- 76 餐桌上放一束花,饭菜口味好一倍
- 77 盘中餐不吃光
- 78 尽可能不单独进餐
- 79 美食只当美食吃
- 80 堆肥
- 81 有地种在地里,无地种在盆里
- 82 下厨做饭
- 83 偶尔破一次戒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