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高分
类型
9.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0千字
字数
2017-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回顾了文学理论与常识间所发生的种种冲突。
内容简介
理论拒斥常识所包含的成见:“文学”即本质,“作者”乃文本意义之权威,作品以“世界”为主题,“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对话,“风格”是选择写作方式,“文学史”是逐一列举大作家,“价值”是文学经典的客观属性。
理论动摇了常识,但常识也抗住了攻击。理论为了灭掉对手常有过激言论,结果有可能使自己陷入悖论。因此,我们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文学理论在法国国内外风靡一时的那个时代,并对其做个总结。
目录
- 版权信息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总序
- 序言: 爱罢何所余?
- 理论与常识
- 理论与文学实践
- 理论、批评、历史
- 单一理论或多个理论
- “文论”或“文学理论”
- 简化为要素的文学
- 第1章 文学
- 文学的外延
- 文学的内涵:功能
- 文学的内涵:内容的形式
- 文学的内涵:表达形式
- 文学性或偏见
- 文学就是文学
- 第2章 作者
- 论作者死了
- “意图”(voluntas)与“行为”(actio)
- 寓意与文献学
- 文献学与阐释学
- 意图与意识
- 对齐法
- “第一手信息”(Straight from the horse's mouth)
- 意图或一致性
- 反对意图论的两个论据
- 回归意图
- 意思非意义
- 意图不同于构思
- 关于意图性的推定
- 第3章 世界
- 破除“模仿”
- 蜕化的“模仿”
- 现实主义:反映或规约
- 指涉幻象与互文性
- 有争议的术语
- 反模仿论的批评
- 语言的任意性
- 辨别式模仿
- 虚幻世界
- 书的世界
- 第4章 读者
- 被忽视的阅读
- 读者的反抗
- 接受与影响
- 隐性读者
- 开放的作品
- 期待视野(幽灵)
- 作为阅读模型的体裁
- 脚踏自由之轮的阅读
- 读者身后
- 第5章 风格
- 风格面面观
- 语言、风格、写作
- 对风格的呵斥
- 标准、偏离、语境
- 作为思想的风格
- 风格归来
- 风格与样例
- 标准或范型
- 第6章 历史
- “文学史”与“文学的历史”
- 文学史与文学批评
- 观念史、社会史
- 文学演变
- 期待视野
- 改头换面的文献学
- 是历史还是文学?
- 历史即文学
- 第7章 价值
- 诗歌大多拙劣,但仍是诗歌
- 美学幻象
- 何谓经典?
- 文学中的民族传统
- 拯救经典
- 对客观主义最后的辩护
- 价值与后世
- 走向温和的相对主义
- 结论: 理论探险
- 理论或虚构
- 理论与“语言层级”
- 理论与困惑
- 致谢
- 参考书目
- 序言
- 第1章 文学
- 第2章 作者
- 第3章 世界
- 第4章 读者
- 第5章 风格
- 第6章 历史
- 第7章 价值
- 结论
- 人名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是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机构,自1984年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学术立社、品牌兴社”的出版理念,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出版宗旨,坚持以精品出版为“魂”、学术出版为“本”的经营思路,形成了自身在高品位学术专著、高校精品教材、传统思想文化出版、国外学术名著译介等方面的出版特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版高地,中华民国史出版重镇,国外学术前沿重要译介平台。迄今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多种图书获得了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在内的各类图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