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7千字
字数
2017-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在笔者2011年提交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形成的。当时为了研究具体裁判中的法官行为,笔者对法官进行了大量访谈,形成了宝贵的访谈记录,并对这些记录进行了规范的梳理和科学的分析。
内容简介
书中的这些访谈记录,对于理解当时中国法官行为激励和顾虑,是十分有帮助的。正是建立在这些访谈基础上,笔者提出涉诉信访困局的出现是由于司法制度的设计出现重大缺陷,要想从根源上解决涉诉信访问题,必须对司法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革。要通过法官遴选、职业保障、奖惩等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才能使得法官的自利行为得到有效约束,使法官能够从社会公共福利和法律的根本目的出发进行决策。只有锻造一批忠实于法律的高素质、精英化、专业化的法官队伍,才能为司法权威提供真正的源泉,才能使得司法裁决得到民众的信服,涉诉信访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根本化解。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关于法官行为的文献综述
- 二、关于涉诉信访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基本概念阐述
- 一、涉诉信访
- 二、法官裁判
- 三、行为逻辑
- 第四节 相关理论支撑
-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 二、选择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理由
- 第五节 本书整体安排和研究方法
- 一、本书的整体安排
- 二、研究方法
- 第六节 创新与不足
- 一、本书的创新点
- 二、本书的不足
- 第二章 涉诉信访的制度基础
- 第一节 诉讼的一般流程
- 一、起诉
- 二、上诉
- 三、再审
- 第二节 信访制度的形成
- 一、信访
- 二、信访制度的形成
- 第三节 涉诉信访的处理机制
- 一、接访
- 二、涉诉信访案件的处理
- 三、责任追究
- 四、小结
- 第三章 法官行为何以导致“诉访循环”
- 第一节 导致信访的法官行为
- 一、法官的枉法行为
- 二、法官的瑕疵行为
- 三、法官的调解行为
- 四、小结
- 第二节 涉诉信访过程中的法官行为
- 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 二、再审与驳回
- 三、维持与改判
- 四、诉讼外的解决方法
- 五、小结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法官的行为逻辑
- 第一节 法官行为的西方基本理论
- 一、法官行为的法条主义理论
- 二、法官行为的实用主义理论
- 第二节 中国法官行为的历时态考查
- 一、法官行为官方状态的流变
- 二、司法政策变化对法官行为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法官行为的现实考察
- 一、现实中的法官行为的法条主义
- 二、现实中法官行为的实用主义
- 三、利己实用主义
- 第五章 中国司法制度激励与法官行为选择
- 第一节 法官的低收入与收入偏好
- 一、法官的“低”收入
- 二、法官的金钱偏好
- 第二节 司法官僚制与法官的晋升偏好
- 一、司法体制中的官僚制特点
- 二、晋升偏好
- 第三节 法官的不独立与关系偏好
- 一、来自上级领导的关系
- 二、来自普通法官的关系
- 三、来自亲友的关系
- 第四节 制度激励不足和休闲偏好
- 一、法官激励制度的不足
- 二、休闲偏好
- 第六章 结论
- 一、问题化的涉诉信访
- 二、涉诉信访问题的出路
- 三、改革建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访谈记录
- Ⅰ 第一阶段访谈纪要
- 一、“涉诉信访”的由来
- 二、上访群体的特点
- 三、接访法官
- 四、上访案件所反映的问题
- Ⅱ 第二阶段访谈记录
- Ⅲ 第三阶段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