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对中国禅学、禅宗诗学领域的研究。

内容简介

“空”是具有深厚哲学渊源、凸显中国诗学民族特色、蕴含着东方诗学精蕴的范畴。它通贯于古代诗文论、词论、曲论和小说理论中,生成、演变、理论内涵极为复杂。

本书是天津社会科学院田淑晶副研究员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成果。作者从“空”之概念史切入,沉潜到文化史和思想史当中,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考其原始、释其内涵、辨其演变、探讨其在文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内在价值及其与佛学的异同;并以古鉴今,指出“空”这一凸显中国诗学民族特色的范畴至今仍是现代文学思想建构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对西方文学思想的有益补充。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空”义探源
  • 第一节 词源学考证与初义推测
  • 第二节 佛教传入以前文献中的“空”
  • 一、佛教传入以前文献中“空”的含义
  • 二、“空谷(美人)”的意象化史
  • 三、“空空如也”的由儒而佛
  • 第三节 “空”“虚”、“空”“无”辨义
  • 一、“空”“无”辨义
  • 二、“空”“虚”辨义
  • 第二章 佛教传入后的“空”义变化
  • 第一节 佛典翻译与僧人著述中的“空”“无”“虚”
  • 一、佛典翻译中的“无”与“空”
  • 二、僧人著述中的“无”与“空”
  • 三、“空”代“无”成为佛教术语原因分析
  • 第二节 新变“空”义的文学影响势能
  • 一、真空假有与真空妙有:佛学空思想中的世界论
  • 二、“我无我”与妙性虚空:佛学空思想中的人论
  • 三、佛学“空”之工具论意义
  • 四、性空能遮:佛学空思想中的语言观与符号论
  • 五、《般若经》中的“空喻”及作为世界存有之一种的虚空
  • 结语
  • 第三章 诗文论中的空思维与空观念
  • 第一节 思维思想之始:《文心雕龙》中的“不偏执一端而圆”
  • 第二节 “不偏执一端”思维思想的传承发展
  • 一、天工、人巧不执一端
  • 二、学习问题上的不执一端运思及其主张
  • 三、诗法论中的出入两端运思及其主张
  • 四、“题”论中的不执一端运思及其主张
  • 五、诗体论中的“不执一端”崇尚及意象与意境
  • 第三节 空而解缚 诗心活泼 肝胆自行
  • 第四节 空而妙、清、圆、兴含飞动、直出即是、非思虑能得
  • 一、心空诗妙
  • 二、心空、语空诗清、圆
  • 三、空而兴含飞动、直出即是、非思虑能得
  • 第四章 词论中的空思维与空观念
  • 第一节 “空意”肯定与“空法”追求
  • 第二节 空思维及其思想主张
  • 第三节 “空灵”语源考析、思想意谓与空灵之法
  • 一、语源考析:“灵觉”与“空”、“灵气”与“空”
  • 二、思想意谓:空灵境界与空灵文本
  • 三、何以空灵
  • 第四节 “空”与“实”及其价值等级
  • 一、张炎“清空质实”说的意义域
  • 二、张炎“清空质实”说的传承变化
  • 三、尚“实”与“空”“实”并举
  • 第五章 曲论中的空思维与空观念
  • 第一节 “离相”的本色工夫及其曲学意谓
  • 第二节 空思维及其思想主张
  • 一、不文不俗、出入“文”“俗”两端
  • 二、戏者不戏、非假非真
  • 三、不即不离
  • 第三节 妙在笔墨空处和以“空”为据的作品诠解
  • 一、妙在笔墨空处
  • 二、“无结”为“妙结”
  • 三、以“空”为据的作品诠解
  • 第六章 小说理论中的空思维与空观念
  • 第一节 妙在笔墨空处
  • 第二节 空思维及其思想主张
  • 一、小说当不脱不系
  • 二、《红楼梦》之不即不离
  • 三、《聊斋志异》之非有非无
  • 四、《红楼梦》之非真非假
  • 第三节 以空释技 以空解意
  • 一、小说评点中的“以空结”
  • 二、《红楼梦》评点中的“情幻”说
  • 第七章 “空”的文学思想史地位和内在价值
  • 一、 文学“空”范畴的概念异名
  • 二、 诗心之释及其创作追求
  • 三、 叙事之释与叙事文本的读法
  • 四、 空思维的诗、佛比较及其内在价值
  • 余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