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8.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2千字
字数
2021-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兰陵萧氏作为齐梁皇室,在南朝的政治史、佛教史以及文学史上都有独特的位置,历来都是南北朝文学、史学乃至哲学研究的热点话题。
内容简介
本书不拘于学科限制,以晋唐佛教文献以及传世史部、集部文献为基础,以齐梁皇室的佛教活动与相关撰述为主要线索,融合文史,深入讨论了齐梁时期的佛教、佛教影响下的士人思想变迁与诗文创作,以及内外典籍编撰等诸多领域的问题。
本书是对目前中古史研究领域细致分析史料、诗文等文本的进一步延展和开拓,动态地解读了佛教文献的文本变化,深度分析了其年代、层次、史源,并发掘佛教文献背后蕴含的丰富信息,对现有南朝文学史、佛教史、政治史乃至中古士族等领域的研究模式有所突破。
目录
- 版权信息
- 《古代特色文献文学研究丛书》总序
- 序
- 前言
- 第一章 齐武帝萧赜永明中后期对佛教的整顿
- 一 强化并改进僧官制度
- 二 强令沙门称名于帝王
- 三 敕法献、玄畅等人出都讲律与沙简僧尼
- (一)一段插曲:沈文季于刘宋末年沙简僧尼事辨析
- (二)齐武皇帝之“检试僧”与释道盛之《启齐武皇帝论检试僧事》
- (三)敕法献、玄畅等人出都讲律与沙简僧尼
- 四 齐武帝整顿佛教的其他参与者
- 五 齐武帝整顿佛教的背景、条件及其目的
- 六 余论
- 第二章 从“御膳不宰牲”到“不用牲祭”:齐武帝“断杀”考论
- 一 “为断杀事不复幸诣大臣”
- 二 “断杀”范围与力度的逐渐扩大
- 三 “断杀”之影响
- 第三章 释齐武帝不豫之际“感梦见优昙钵华”
- 一 转轮王出世优昙钵华现
- 二 另一个版本的齐武帝感瑞梦
- 三 齐武帝感梦及其相关操作的政治意涵
- 第四章 文惠太子萧长懋与佛教及其诗文
- 一 文惠太子与佛教
- (一)与佛教相关的活动
- (二)两篇相关佛教疏文的重新解读
- 二 文惠太子萧长懋诗歌的创作、传播与被建构
- (一)《两头纤纤诗》
- (二)七言诗佚句
- 三 文惠太子文辑考
- (一)《齐文帝集》
- (二)文四篇
- (三)《法乐赞》
- 第五章 论萧子良永明中后期的奉法与弘法
- 一 萧子良与刘虬书信往还
- 二 萧子良与孔稚珪书信往还
- 三 萧子良《与何祭酒书赞去滋味》与周颙《与何点书论止杀》
- 四 萧子良《谏射雉启》、《又谏射雉启》
- 五 萧子良的弘法方式与手段
- (一)感梦佛牙
- (二)感梦如来树立净住净行法门
- (三)梦于佛前咏《维摩》
- (四)梦见金像手灌神汤
- (五)梦授《法华经》
- 六 萧子良弘法的缘由与定位
- 第六章 《齐太宰竟陵文宣王法集录》考论
- 一 《萧子良法集》编撰考
- (一)从《法论》到《法集》:南朝宋、齐时期的“法集”及其编撰
- (二)《法集》的编撰缘起与编成时间
- (三)《萧子良法集录》的结构框架与性质
- 二 《萧子良法集录》所录诸篇考释
- 三 《萧子良法集录》的研究价值
- (一)独特的文献学价值
- (二)独特的史料价值
- (三)提供了萧齐皇室、朝贵、僚佐和西邸文士等人的诸多线索
- 四 余论
- 附录1:《萧子良法集录》所载萧子良法集篇目、卷帙、次序
- 附录2:《萧子良法集录》卷帙统计表(表6.2)
- 第七章 萧子良“佚文”与南朝佛教往还启书的归属与拟题
- 一
- 二
- 第八章 萧子良与西邸文士的精神生活
- 一 西邸的选址
- 二 “邸寺”与“内堂”
- 三 邸寺与邸园中的佛事活动
- 四 邸园、邸寺与古斋、书斋:萧子良西邸文士的活动空间
- 第九章 梁武帝萧衍《敕答臣下神灭论》与梁初佛教
- 一 时间进一步细化与推定
- 二 两个版本的《神灭论》之真正区别
- (一)“应设宾主”与“自为宾主”
- (二)《梁书》与《弘明集》所载《神灭论》之差异
- 三 萧衍《敕答臣下》之缘起与传示
- 四 六十四人朝贵名单所见梁初佛教与政治
- (一)几个人物与职官的考释
- (二)朝贵名单详考
- 五 结论
- 第十章 萧绎《法宝联璧序》与南朝文学集团的产生
- 一 《序》中几个人物与官职的重新释读
- (一)“散骑常侍、步兵校尉、东宫侍南琅瑘王循”
- (二)“中散大夫琅瑘王籍”
- (三)“秘书丞、前中舍人南琅瑘王许”
- (四)中军录、前洗马彭城刘蕴
- (五)“南徐州治中南兰陵萧子开”
- (六)“安北中记室参军颍川庾仲容”
- 二 《法宝联璧》参编人员身份之确认
- (一)《法宝联璧》参撰人员的身份再考
- (二)时人对故佐身份的强调与认同
- (三)庾肩吾职衔所见庾之迁转
- (四)萧纲组织的府佐赋诗
- 三 南朝宗王与府佐的编撰事业
- (一)宋齐诸王与府佐的编撰事业
- (二)萧绎组织“西府文士”编撰众书
- 四 宗王政治与南朝“文学”集团的形成
- (一)作为府主的南朝宗王
- (二)作为府佐的士族文士
- 附录一 梁武帝萧衍的早年行止
- 解说
- 一 引言
- 二 萧衍的早期仕履
- (一)起家皇子府法曹行参军
- (二)王俭卫军府僚佐
- (三)司徒府僚佐
- (四)南郡王文学
- (五)随王镇西咨议参军
- (六)永明十年奔丧与十一年萧子良帐内军主之任
- (七)永明季年镇寿春
- (八)隆昌末“定策帷帐”
- 三 萧衍对早年行止的遮盖与改写
- 附录二 南北朝隋唐兰陵萧氏谱
- 前言
- 一 皇舅房
- (一)萧源之、摹之两支
- (二)萧琛一支
- 二 齐皇房
- (一)齐、梁、后梁、“伪”梁帝系表
- (二)萧道成诸子
- (三)齐武帝萧赜诸子
- (四)齐明帝萧鸾帝系及其他支系
- (五)其他支系
- 三 梁皇房
- (一)萧梁帝系
- (二)萧衍诸子
- (二)萧衍诸女
- (三)萧顺之十子
- (四)萧崇之、尚之两支
- 四 后梁房
- (一)后梁帝系
- (二)萧岿一支
- (三)萧岩一支
- (四)萧岑一支
- 五 其他萧氏人物
- (一)萧摩诃一支
- (二)不详支系的萧梁宗室
- 附录三 齐梁宗室封爵表
- 凡例
- 一 齐梁宗室封爵情况概述
- 二 萧齐宗室封爵表
- 三 萧梁宗室封爵表
- 四 后梁宗室封爵表
- 参考文献
- 1.古籍类
- 2.石刻文献
- 3.中文论著(依作者姓氏音序排列):
- 4.日本学者论著(依作者姓氏音序排列):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