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孔子评传》主理人李硕作品,一部19世纪俄国征服中亚地区浩罕、布哈拉、希瓦三个汗国的战争史。
内容简介
继《南北战争三百年》《孔子大历史》之后,李硕再出新作。这次他把目光重归自己的老本行战争历史,不同的,却是将聚光灯转向了19世纪的中亚世界。他借用曾亲历俄国征服中亚战争的捷连季耶夫《征服中亚史》三卷本,来讲述19世纪俄国在中亚近21年的扩张历程。
本书很大的特点在于作者通过各种资料的补充,力图再现中亚内陆世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给你以身临其境之感。书中涵盖近200多幅图片,有些是随军画家创作的纪实油画,有些为当时拍摄的彩色照片,作者乃至找到19世纪中亚世界的地势地图,标注行军路线,并为战场的地理环境做出详细注解,进行战场还原。
另外,作者还在书中补充了大量当时兵器发展历程的背景介绍。19世纪枪炮火药随战争的需求获得飞速发展,在俄国正规军与中亚游牧散军交锋时,兵器的优势被大大凸显出来,一场场战争,为一次次军事技术的革新找到最合适的试验场地。
撰写本书时作者身处新疆,天山脚下,这里冬季白雪皑皑,夏季阳光炽烈,春秋大风狂作,不同的地貌风俗触发且逼迫作者进行记录。在作者看来,新疆和中亚都是广义上的“内亚”,两千年来,汉人走进西域,甚至穿过中亚,前往印度或者西亚;西域甚至来自更遥远的西方的人也一波波进入中原。这些远行者踏过戈壁,翻越天山葱岭,涉渡流沙之河,和19世纪里俄国人看到的风景,感受到的新奇、艰辛没太大区别,而俄国人留下的记载最多、最详细。
所以,此书不仅是想写俄国或战争,也是想从一个角度展示、还原古老丝路的风貌。解忧公主、班超、鸠摩罗什、玄奘和尚、岑参、丘处机、林则徐等人一路看到的,大致也是这些。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又要睁眼看世界,还有“带与路”的考量与探索,更需要对帕米尔以西那个陌生世界多一些了解。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子
- 第一章 大陆帝国横空出世
- 沙皇帝国:一百年从欧洲到美洲
- 1602—1801,三次远征希瓦
- “长城”包围哈萨克草原
- 第二章 彼罗夫斯基远征
- 奥伦堡省长请战
- 中亚人的奴隶贸易
- 从火绳枪到燧发枪
- 一万头骆驼
- 新兵蛋子和老兵油子
- 猥琐“大博弈”
- 第三章 西天山来客
- 从西西伯利亚到中亚
- 雷汞与锤发枪
- 米涅弹和线膛枪
- 第一场会战
- 大炮对决堡垒
- 19世纪中叶的“战争之神”
- 千年怛罗斯
- 第四章 中亚之狐
- 锁链闭合
- 门厅失利
- 再攻奇姆肯特
- 人头之旅
- “土耳其斯坦省”
- 鏖战塔什干
- 总督视察新省区
- 试探布哈拉
- 塔什干之尾声
- 第五章 炮口转向布哈拉
- 火炮变成战车
- 克雷扎诺夫斯基再度驾临
- 喋血吉扎克
- 近看中亚
- 考夫曼的新军区
- 附录:“土耳其斯坦”的前世今生
- 第六章 撒马尔罕不遥远
- 新人们的春游
- “绵羊神”之丘
- 影像撒马尔罕
- 第七章 绿洲深处的枪声
- 一路向西
- 教训俄国人的机会来了!
- 画家的巷战
- 埃米尔臣服
- 离乱新疆
- 第八章 再试希瓦
- 沙漠王者
- “现代”枪炮出世
- 土耳其斯坦军区备战
- 会师地点变更
- 第九章 里海生死路
- 探路里海岸
- 马尔科佐夫的沙漠之旅
- 洛马金:穿越乌斯提尤尔特高原
- 奥伦堡军:从冬走到夏
- 第十章 谁先攻入希瓦
- 又一幕水井惨剧
- 渡过阿姆河
- 绿洲行军作战
- 黄金王位
- 第十一章 土库曼沙漠要塞
- 瞎眼老妇的诅咒
- 电气化时代战争序曲
- 白马将军
- 第十二章 血渍地毯
- 大军云集
- 卡拉设伏
- 壕堑夜战
- 要塞里的帐房
- 尾声
- 后记
出版方
活字文化
活字文化是一家以优质图书为核心内容、以全媒体形式为载体的文化创意机构。活字文化与三联书店、中华书局、中信等出版社合作,已策划出版“给孩子”系列、《北岛集》、“视野丛书”和“红狐丛书”等众多精品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