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致力于使人们对11-12世纪那段宋代历史产生颠覆性的认识。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一位地道的美国人。这是他研究中国宋代人物和文献的一部论文集,包括7篇专文和1篇书评。原用英文写成并在西方学术期刊正式发表过,现经过多方努力,已译成中文。书中运用文本考古学的方法——即深入分析研究历史文献产生和流传、改造的历史,力图恢复文献本身的面貌,还原文献作者原本的真实意图及被篡改的经过,在个别案例中甚至建立起一个文献不断被后人改造的链条,揭穿了许多历史真象,如秦桧和蔡京的功过善恶、金人攻陷汴京的隐曲等。通过细密的文献考证,作者证明了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与李心传《道命录》等史家著作的可信度,同时使朱熹及其后来道学家对历史文献大做手脚的事实浮出水面,拨云见日,令人耳目一新,使人们对11-12世纪那段宋代历史产生颠覆性的认识。本书极具史学方法论上的意义,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意义,相信将对宋代思想史、宋代人物和宋代史学史的研究产生巨大影响。

目录

  • 版权信息
  • 秦桧研究
  • 一个邪恶形象的塑造:秦桧与道学
  • 秦桧其人
  • 材料问题
  • 文化的统一与对野史的禁止
  • 《宋史》中的秦桧传记
  • 秦桧与道学
  • 结语
  • 新近面世之秦桧碑记及其在宋代道学史中的意义
  • 前言
  • 秦桧碑记的历史
  • 碑记文本的分析与理解
  • 碑记及其历史脉络
  • 秦桧的石经碑记
  • 碑记与1155年的政治情境
  • 北宋晚期的帝王道统
  • 秦桧、胡安国、道统
  • 张浚与私人道统
  • 朱熹与《中庸章句序》之政治
  • “文本考古学”
  • 《宋史·蔡京传》的文本史
  • 十二世纪的史学
  • 从《实录》到《国史》
  • 《宋史》文本
  • 文本考古之早期地层
  • 文本考古之晚期地层
  • 李焘评价蔡京
  • 结语
  • 附录
  • 无奈的史家:孙觌、朱熹与北宋灭亡的历史
  • 孙觌与《钦宗实录》
  • 朱熹对孙觌的攻击
  • 李焘笔下的北宋覆灭史
  • 真实的孙觌
  • 朱熹与其理想中的历史书写
  • 结论
  • 道学与历史
  • 论《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与十三世纪前期的史学编纂与出版
  • 前言
  • 《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之现行版本
  • 《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之作者
  • 欧阳守道的序文
  • 姚勉的序文
  • 陈均的《纲目》:十三世纪历史教材中的出版与政治
  • 导言
  • 史学态度的转变
  • 陈均的生平与著作
  • 现存的《皇朝编年纲目备要》版本
  • 陈均和书目学家
  • 端平年间的政局
  • 宋朝的书籍审查与陈均的明哲保身
  • 陈均的南宋史著述
  • 记载1190-1224年间史事的续作
  • 结论
  • 附图
  • 《道命录》复原与李心传的道学观
  • 导言
  • 传世本《道命录》
  • 《永乐大典》本《道命录》
  • 重建原本《道命录》
  • 原始五卷本《道命录》
  • 李心传的仕宦生涯与《道命录》
  • 李心传的《道命录》自序
  • 原本《道命录》与李心传的道学史观
  • 李心传与朱熹传记
  • 李心传与福建的道学学派
  • 结论
  • 附录
  • 书评
  • 朱熹和他的世界:评《朱熹的历史世界》
  • 参考文献
  • 文章出处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