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6千字
字数
2020-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楼宇烈教授六十余年思想精华,来自北大火爆的中国哲学大课堂。
内容简介
“哲学”给人的印象是艰深难懂的,但是经过楼宇烈教授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讲解、阐释,中国哲学的核心理念,变得生动易懂。
楼宇烈教授通过醍醐灌顶式的深入分析,培养大众的哲学思维方式,构筑中国哲学的宽广知识体系。本书是大众学习中国哲学的必读佳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前辅文
- 无用之用为大用(导言)
- Ⅰ 中国文化的精神境界
- 日用而不知
- 在生活实践中传承文化
- “以人为本”的核心精神
- 中国文化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
- 家是我们撬动天下的支点
- 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观
- 爱情一时,亲情永恒
-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做人
- 由私到公转化的桥梁
- 敦礼明伦
- 相互贯通
- 智慧就是力量
-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确立社会的礼制
- 在五伦中找到定位
- 重新认识礼教
- 谈修身的方法
- 提高修养的六大要旨
- 青年应成为什么样的君子?
- 王阳明为什么会提倡知行合一
- 顺自然致中和
- 中国哲学与中医
- 中国哲学与中医的关系
- 中国人对天地、疾病等的认识
- 大医精诚
-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 《周易》中的生命之道
- 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
- 怎样学习传统文化
- 一、打下广泛的基础
- 二、掌握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 三、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艺术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 四、掌握贯通万事的道理
- Ⅱ 中国文化的人文特质
- 增强文化主体意识
-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 在交流中保持文化主体意识
- 中国传统哲学的三大思维底蕴
- 整体关联
- 动态平衡
- 自然合理
- 认识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
- 大道至简
- 一、道与德
- 二、名教与自然
- 三、适性与逍遥
- 离开“道”,中国文化就失去了它的灵魂
- 中国文化是一种“道”文化
- “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
- 何为“六艺”?
- 得意忘言、得意忘象
- 艺术应该是正情的
- 如何由艺臻道
- 育正气、养真气、化怨气
- 艺术的创造与再创造
- 艺不忘道
- 如何弘扬中医之道
- 中国文化的思想特色
- 何谓人文?
- 中国文化的根本特色是管好自己、管住自己
- 发扬中国文化的自觉、自律精神
- 浅谈文化自信
- 文化自信缺乏的原因
- 文化自信的内涵
- 怎样培养文化自信
- 为学贵在解蔽,教育贵在启发
- 认识荀子以及中国哲学传统
- 传统文化中“学”的概念的变化
- 通过《荀子》理解中国人的文明观
- 何为文明?——荀子化性起伪的文明观对现代文明的启发
- 在天地间——荀子论人的主体性与责任
- 荀子论礼乐刑政——平衡的治理体系
- 学以成人——荀子论为学与教化
- Ⅲ 传统文化的体系
-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从孔子像的议论说起
- “用中”和“时中”——儒家实践的辩证原则
- 儒家的“节欲”观
- 儒家的传统伦理
- 一
- 二
- 三
- 儒家修养论
- 一
- 二
- 三
- 儒与释
- 《金刚经》《心经》的智慧
- 诸法空相
- 自净其意
- 老庄的顺自然与反异化思想
-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
- 玄学的“自然合理”论
- 附一:中国儒学的历史与未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附二:理学大师马一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