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66千字
字数
2021-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明史权威、复旦大学樊树志教授紧扣明代历史发展十二大关节,讲述来龙去脉,还原历史现场,为我们描画出明代的全景样貌。
内容简介
明太祖朱元璋通过什么手段空前集权?燕王朱棣又是怎么把自己的侄子赶下皇位的?倭寇、白银、西学,晚明面临着怎样的大变局?张居正推行的万历新政成功了吗?四百多年也发生过一次朝鲜战争,结局到底如何?先安内,还是先攘外,明代的选择如何给后人以借鉴?文人从政,难道必然导致悲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第一讲 太祖高皇帝与胡蓝党案
- 一 “士大夫朝簪绂而暮累囚”
- 二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胡惟庸党案
- 三 李善长的灭门之祸
- 四 皇权与将权的矛盾:蓝玉党案
- 五 太祖高皇帝的“免死铁券”
- 第二讲 建文帝“削藩”与燕王“靖难”
- 一 “封建的第四次反动”
- 二 封建的祸患:燕王靖难之变
- 三 建文帝下落之谜
- 四 “诛十族”与“瓜蔓抄”
- 第三讲 海禁·朝贡·走私·倭寇
- 一 海禁政策与朝贡体系
- 二 日本的朝贡关系与宁波争贡事件
- 三 “嘉靖大倭寇”的真相
- 四 所谓“倭寇王”王直
- 第四讲 晚明中国的“全球化”贸易
- 一 葡萄牙与澳门贸易的黄金时代
- 二 尼古拉·一官与“海上马车夫”
- 三 西班牙与“马尼拉大帆船”
- 四 贸易顺差与巨额白银流入中国
- 第五讲 名士风流,群星灿烂
- 一 “卑视一世”的李梦阳
- 二 康海的名士风度
- 三 唐寅、祝允明与文徵明
- (一)“受弃于时”的唐寅
- (二)“玩世自放”的祝允明
- (三)落第才子文徵明
- 四 徐渭的幕僚生涯
- 五 陈献章与王守仁
- 六 王门后学:王畿、王艮与李贽
- 第六讲 张居正与万历新政
- 一 转折年代的铁腕人物:徐阶、高拱与张居正
- 二 张居正与万历新政
- 三 “不加赋而上用足”:财政经济改革
- 四 “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 第七讲 耶稣会士与西学东渐
- 一 耶稣会士的东来:利玛窦的前辈
- (一)沙勿略神父:向中国传教的创始者和发起人
- (二)范礼安神父:中国传教事业之父
- (三)罗明坚神父:中国传教事业的实际开创者
- 二 利玛窦神父的“本土化”传教活动
- 三 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
- (一)《山海舆地全图》与《坤舆万国全图》
- (二)《几何原本》
- (三)《同文算指》与《圜容较义》
- (四)《远西奇器图说》与《泰西水法》
- (五)《崇祯历书》
- (六)其他
- 四 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
- (一)瞿太素
- (二)徐光启
- (三)李之藻
- (四)杨廷筠
- 第八讲 1590年代的朝鲜战争
- 一 丰臣秀吉的“大东亚构想”与朝鲜战争的爆发
- 二 明神宗的决策:东征御倭援朝
- 三 关于“封贡”之议
- 四 战端再起和它的戏剧性结局
- 第九讲 东林书院:质疑旧说追究真相
- 一 “虚和闲止,不关世事”:东林书院的实态分析
- 二 顾宪成与李三才:东林书院如何成为“东林党”
- 三 东林非党论
- 第十讲 魏忠贤阉党专政
- 一 市井无赖如何登上权力巅峰?
- 二 阉党的“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
- 三 “六君子之狱”与“七君子之狱”
- 四 魏忠贤个人崇拜运动
- 五 朱由检:“不动声色逐元凶处奸党”
- 第十一讲 安内与攘外的两难选择
- 一 洪承畴督剿西北,卢象升督剿东南
- 二 杨嗣昌:“必先安内方可攘外”
- 三 “灭寇雪耻”成泡影
- 四 陈新甲:秘密议和的替罪羊
- 五 王朝的末路:出征、南迁、勤王
- 第十二讲 “每于败局算残棋”:钱谦益的悲剧
- 一 从吴晗的《“社会贤达”钱牧斋》谈起
- 二 党争延续与钱谦益“革职听勘”
- 三 “丁丑之狱”与温体仁的垮台
- 四 钱谦益与马士英、阮大铖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