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2千字
字数
2010-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北师大历史学院院长杨共乐教授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1)弄清罗马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准确认识罗马的古代所有制和奴隶所有制社会,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学说,从而进一步纠正统治国内外史学界一个多世纪的“古史现代化”倾向,纠正将西方古典文明视作工商业文明的错误观点。
2)仔细考察罗马的土地所有制变革状况,从而揭示罗马上地所有制内部的运行规律。对古代所有制做了科学解释,对罗马社会形态的划分和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早期罗马经济
- 第二章 公元前3到2世纪的罗马农业
- 一、 公元前3—前2世纪的罗马农业
- 二、 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农业
- (一)公有土地私有化进程加速
- (二)土地占有权转移迅速
- (三)庄园的经营目的和方法变革明显
- (四)园艺业有了快速发展
- (五)农作物的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 (六)畜牧业的规模化生产有明显发展
- 三、 使用于地产上的奴隶劳动
- 四、 公元1—2世纪的罗马农业
- 第三章 公元前3到2世纪的罗马工商业
- 一、 公元前3—前2世纪的罗马工商业
- 二、 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的罗马手工业
- 三、 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的罗马商业
- 四、 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工商业发展的原因
- (一)罗马人对道路建设的重视
- (二)奴隶和被释奴隶对于手工业和商业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 第四章 共和末叶到帝国初期的城市和社会生活
- 一、 城市与城市化运动
- 二、 公元前2世纪的社会生活
- 三、 公元前1到2世纪的社会生活
- 第五章 公元前3世纪末到1世纪初意大利的产粮状况
- 一、 外省粮食和意大利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
- (一)罗马行省粮食之剩余额
- (二)行省剩余粮食的使用
- 二、 小农经济和意大利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
- 三、 意大利的产粮状况
- 四、 意大利粮食生产不会衰落的原因
- (一)交通工具简陋,运输速度缓慢以及运输费用昂贵是意大利粮食生产不可能衰落的重要原因
- (二)频繁的饥荒是意大利谷物生产不可能衰落的另一原因
- (三)意大利粮食需要量的增长是阻止粮食生产衰落的重要因素
- (四)罗马政府的“内外政策”是保证意大利粮食生产不会衰落的重要前提
- 第六章 罗马早期庄园研究
- 一、 庄园形成和兴盛的时间
- 二、 意大利庄园的类型
- 三、 庄园产生的途径和分布范围
- 四、 迦图式庄园
- (一)迦图式庄园的劳动生产者
- (二)迦图式庄园的作物种植
- (三)迦图式庄园的经营原则
- 第七章 共和末叶罗马的土地改革运动
- 一、 提比略·格拉古土地改革
- (一)提比略·格拉古改革的原因
- (二)提比略·格拉古改革的内容
- (三)提比略·格拉古改革失败的原因
- (四)提比略·格拉古改革的意义
- 二、 盖约·格拉古改革评析
- 三、 恺撒的土地政策
- 四、 屋大维对老兵的土地安置政策
- 第八章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 一、 早期罗马行省的建立
- 二、 行省的居民和税收
- 三、 罗马行省统治的缺陷
- 四、 奥古斯都对罗马行省制度的改革
- 第九章 所有制的变革与罗马社会的发展
- 一、 罗马的古代所有制
- (一)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 (二)生产方式的变化
- (三)奴隶制的发展
- 二、 古代所有制社会与奴隶所有制社会的区别
- 三、 罗马奴隶制社会的特点
- (一)罗马的奴隶具有多民族的特点
- (二)罗马的奴隶被广泛应用于各生产部门
- (三)罗马统治者对待奴隶的政策日趋完善
- (四)罗马奴隶制在各个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
- 四、 被释奴隶
- 附录一: 各种统计表
- 附录二: 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签订的条约
- 附录三: 公元前2世纪帖撒利和罗马的粮食供应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