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正视在中国被弃置和曲解的行为艺术。

内容简介

作者蔡青以一个行为艺术家的角度,通过大量精彩的中外实例,探讨了行为艺术可以在艺术家、艺术品和观众之间促成的各种互动形式,进而论证了这些互动可以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对自闭、抑郁等心理疾患达到一定的治愈功效。作者在讨论行为艺术作品实例时,避免了泛泛而谈,而是以一个艺术家的洞察力触及了许多作品深层的社会和人文意义。

此外,本书还特别收录了多位中外行为艺术家对本书涉及的两个核心问题的答复,有助读者从更丰富视角看待本书提出的论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1
  • 序2 行为艺术很“近人情”
  • 序3 沙上写字——蔡青作品及观念简说
  • 序4 行为艺术做为治愈和日常的艺术
  • 写在前面
  • 引言
  • 行为艺术概念的多变性
  • 行为艺术的历史和区域
  • 行为艺术中的互动因素
  • 行为艺术的互动作为心灵治愈的可能性
  • 上篇 行为艺术互动的各种形式
  • 第一章 身体的互动
  • 1.1 封闭式的互动
  • 1.2 与他者或物的互动
  • 1.3 偷窥与角色的置换
  • 1.4 集体性的动员与参与
  • 第二章 精神性的互动
  • 2.1 愿望与误读
  • 2.2 想象的互动
  • 2.3 情绪的感染
  • 2.4 现实批判性的互动
  • 第三章 电子技术与当代媒体的互动
  • 3.1 新纪元
  • 3.2 网络天地,拓展的空间
  • 3.3 数码艺术,图像的超越
  • 3.4 跨越地域与时空的互动
  • 下篇:行为艺术互动在心理治愈上的运用
  • 第四章 行为艺术互动在生活中的运用与延伸
  • 4.1 行为艺术促进人性交流与沟通
  • 4.2 行为艺术作为个人和集体心灵疗愈的可能性
  • 4.3 行为艺术作为心灵治愈的运用
  • 4.4 行为艺术工作坊
  • 第五章 行为艺术的互动达成生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 5.1 如何将行为艺术的治疗效益扩大和延伸
  • 5.2 行为艺术反映当下社会问题,刺激思考
  • 5.3 教育体系中加入行为艺术的因子
  • 5.4 行为艺术在日常生活的表现
  • 第六章 行为艺术实践与结论
  • 6.1 行为艺术实践和心灵治疗的认识
  • 6.2 行为艺术作为心灵治疗可能性的结论
  • 附录:与行为艺术家的对话
  • 7.1 心灵治疗的尝试
  • 7.2 采访王良吟
  • 7.3 与段英梅的对话
  • 7.4 世界各地行为艺术家的回复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