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3千字
字数
2018-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日本前首相对于日本近代史的总结,日本近现代经济简史。
内容简介
全书共有5章,其中前4章吉田茂按照时间先后,将近代日本的百年史划为4个阶段——明治维新、走向近代化、战后的困难时期以及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的时期,并一一对其做出具体论述,在最后一章中,吉田茂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并满怀希望地提出了日本未来的计划和构想。每一章节都另外划分出若干个小标题,所有小标题都带有鲜明的指向性,基本都是直接提出当时社会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再一次扣合了作者的政治身份。
当然,本书真正闪亮的地方还在于它提出的富有创想力的治国方略。这些治国方略得以最终实施,一方面是由于日本政府与人民所做出的种种努力,而另一方面也是充分利用了当时的国际环境,正如吉田茂在书中所言,日本“有生逢其时,凭借幸运的一面”。文末收录吉田茂《随忆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译者前言
- 自序
- 第一章 明治伟业的开端——冒险及成功
- 领导者的睿智
- 勤勉与灵活性
- 德川时代的遗产
- 第二章 近代化的两难性
- 引进西洋文明的代价
- 明治日本的终焉
- 转换期的痛苦
- 严重的失策
- 第三章 战后二三年——困难及努力
- 对明天充满信心的日本人
- 为每日的温饱而奋斗
- 接纳改革者的人们
- 理想与现实之间
- 第四章 奇迹般的经济发展——勤勉及幸运
- 向自立的转变
- 和解与信赖的媾和
- 连续不断的上升
- 登上世界舞台
- 第五章 奇迹之后的目标
- 败而不馁的楷模
- 新的理想与目标
- 附录 随忆录
- 一、战后的十年岁月——麦克阿瑟元帅“不为人知的善意”
- 二、被宪兵队召唤——哈哈,是关于潜水艇的那件事吧?
- 三、“近卫奏折”的内容?——这正是宪兵队想要知道的
- 四、谋反者转身成为“阁下”——勤奋的书生,其实是宪兵的间谍
- 五、豪斯上校的忠言——所谓“外交意识”
- 六、赫尔备忘录的秘密——究竟是不是“最后通牒”?
- 七、珍珠港真的是奇袭吗?——对方事先已经知道?!
- 八、被埋没的和平工作——推出近卫、策划渡欧
- 九、不知不觉、酒醉过了头——香槟变成了靴子
- 十、借来的靴子和委任仪式——战败国外务大臣的悲哀
- 十一、日本人要有自信——别忘记我们优秀的国力和国民素质
- 十二、不要迷惑国民——外交应当谨慎和明确
- 十三、“基地扩张”是义务——英法的国民不会为此而吵闹
- 十四、“中立主义”的空论——不要因保守合同而造成“不信任”
- 十五、不要急于进行邦交调整——贸易促进只是幌子
- 十六、引导中共走向开放——必须要使其脱离和苏联的关系
- 十七、关注移民和渔业——不可懈怠对外债务的履行
- 十八、逐渐增强自卫力量的准备——军队不可急速扩充
- 十九、拥有更广阔的视野——贸易上也需要“善意和耐心”
- 二十、走向复兴和安定——西德国民的进取精神
- 二十一、减轻国民负担——用心获得人气的政策
- 二十二、引进外资的矛盾——是岛国劣根性所致?
- 二十三、松方的收藏品——走向西洋的日本佛龛
- 二十四、外国文化的普及——要接触优秀作品
- 二十五、“世界的宝库”东南亚——贸易开拓要抓紧
- 二十六、对政治批判要谨慎——过多的恶意宣传
- 二十七、军备需要深谋远虑——世界的形势是要回避战争
- 二十八、民主政治的道路——应该学习英国政界的惯例
- 二十九、日本的财政信用——吸引外资并非难事
- 三十、无法忘却的政治家——先辈的言传身教
- 三十一、为国家的未来感到担忧——回想先辈的苦心
- 三十二、开战和终战的时刻——回忆东乡外相的苦心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