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检察官的视角,感悟司法制度的进步,感受诗意的法律人生。

内容简介

《步履在法殿堂的门畔》以检察官的视角感悟司法进步,并品评其中细节得失,以道义立场审视自身及司法的社会角色,通过个案以小见大探索法治本源性问题,跨越新旧大陆采撷域外法治菁华,掩卷沉思感受诗意的法律人生。

目录

  • 版权信息
  • 信仰、理性、真诚——穿梭于实务与学术之间的法律人
  • 法治信仰
  • 法律人角色的社会期待
  • 对法治的尊崇来自司法公正
  • 无冤乃司法的至高境界
  • 司法公正始于侦查活动
  • 崇尚法而不迷信法
  • 为什么无罪推定是应当被遵守的?
  • 说谎、盟誓、宣誓与信仰
  • 经验、知识、尊长与司法伦理
  • 常识、经验法则与专业判断
  • 何谓事实真相
  • 有罪、无罪与无辜——法律思维与生活思维
  • 对抗与和合并非不相容
  • 严格执法与机械执法,裁量执法与选择执法
  • 命案必破命题的逻辑悖论
  • 对宣告缓刑的罪犯判令劳役于法无据
  • 执法承诺的诉讼意义
  • 修复受损的正义
  • 透明司法,公诉环节能做些什么?
  • 铁案、冤案:防错与追责
  • 谨慎对待自愿认罪的口供
  • 应当容许媒体对正在审理的案件进行质疑
  • 注射执行死刑切合文明及人道司法
  • 精神病人际遇困境及门径
  • 涉众型案件处置之博弈对策
  • 以枪射杀的使用与规制
  • 入庭安检岂能对律师搞身份歧视?
  • 行事既无规则 犯事何惧法律?
  • 法治深处
  • 虚幻的法制全球化
  • 司法的神性寓之于器物
  • 道德评价、犯罪指控与控语规范
  • 出庭受审着囚服还是着便装?
  • “躲猫猫”事件的标本意义
  • 法学教授兼职律业的诟病
  • 一把手、小圈子与攫取资源
  • 命价源流考略
  • 犯罪、刑罚、金钱与赎刑
  • 漫议检察文化
  • 一命抵一命的伦理逻辑
  • 法律应给私权处分留有必要空间
  • 文学创作中批评许可与法律禁止的界碑
  • 紧急情形下亦不能忽视对生命权的保护
  • 法制的现实性缺憾——法上有法、法外有法与法内无法
  • 法治是由一连串的法律事件组成的
  • 随心偶得
  • 法律匠人心神缜密之思维导向
  • 检察官职业廉能养成之经纬
  • 阅读是消减贪欲的快乐之旅
  • 十八岁,寻梦的花季妙龄
  • 诗意的法律人生——评王军检察官《诗意的栖居》
  • 无垠法海拾贝人——评刘仁文教授《法律行者》等随笔三部曲
  • 迈向证据法的春天——评张建伟教授的《证据法要义》
  • 刑事诉讼的内在理路——评樊崇义教授的《刑事诉讼法哲理思维》
  • 荣休文集序言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