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6千字
字数
2020-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纺织史权威专家聚焦核心问题,再现中国古代纺织史全貌。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图文并茂和动画演示的新颖方式,对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中的纺织起源与机械及度量、纤维出现、丝与植物纤维处理、甲骨文中的纺织、中国孝文化及经典中的纺织等十几个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完成了对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与文化的系统梳理,展现了戥学术的研究方法,从中窥见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的全貌。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纺织起源篇
- 1 史前时代石球的功用与纺织起源的困惑
- 2 石球利用技术中的纺织之源考证
- 3 原始纺织体系在人类进化中的蝴蝶效应
- 4 对嫘祖的籍贯和发明丝织的疑问
- 纤维出现篇
- 1 中国利用植物茎皮纤维的时间
- 2 丝织起源的一些疑问
- 3 中国古代棉花植物的名辨
- 4 棉花内传路径及长时期传播受阻的原因
- 5 矿物纤维石棉在中国古代出现的记载和研究
- 丝处理篇
- 1 中国古代的茧蛹处理方法变迁
- 2 中国古代缫丝工艺的变迁
- 3 缫丝器具的演变
- 4 缫车的形制与操作
- 5 络丝、并丝、整经器具及工艺
- 植物纤维处理篇
- 1 植物茎皮纤维的初加工
- 2 棉花的初加工
- 纺织机械篇
- 1 中国古代纺纱工具的变迁
- 2 原始腰机
- 3 双轴织机
- 4 综蹑斜织机的起源—手提综竿式斜织机的假说
- 5 综蹑织机
- 6 小花楼提花织机
- 7 大花楼提花织机
- 甲骨文中的纺织篇
- 1 “桑”“丧”的甲骨文新解
- 2 “学”“教”同体的纺织考源
- 3 “糸”(mì)、“丝”在甲骨文中的悖论思考
- 4 甲骨文中的纺织生产再究
- 纺织度量篇
- 1 曶鼎铭文中“匹马束丝”之“束”“丝”新解
- 2 对南唐徐锴关于蚕丝度量的献疑
- 3 对织物度量的补充和再考
- 4 对织物古代精密程度表述的现代表征
- 中国孝文化中的纺织篇
- 1 基于纺织图像信息研究的中国古代单向度孝文化内涵的问疑
- 2 中国古代寿衣及丧服密度的孝诠释
- 3 纺织服饰史背景下民间孝故事的考辨
- 《论语》中的纺织服饰考辨篇
- 1 前素与后素、绘与绣之辨
- 2 身份象征之辨
- 3 质与文之辨
- 4 《论语》中的纺织度量之辨
- 5 君子服饰搭配、穿着与形制之辨
- 《诗经》中的纺织篇
- 1 《诗经》中的葛及其葛产品
- 2 《诗经》中的麻类植物及麻类织物
- 3 《诗经》中的植物染料及其工艺
- 4 《诗经》中的毛类制品
- 5 《诗经》中的丝织过程
- 成语中的纺织篇
- 1 “作茧自缚”中的纺织知识
- 2 “满腹经纶”“余音绕梁”“络绎不绝”的解说
- 3 成语中的织造工艺
- 4 成语中纺织文化的表达
- 古代笔记小说中的纺织篇
- 1 《神异经》《海内十洲记》中的纺织
- 2 《南方草木状》中的纺织纤维
- 3 《续齐谐记》中的纺织
- 4 《荆楚岁时记》中的纺织
- 5 《鸡肋编》中的缂丝
- 6 《齐东野语》中的纺织
- 纺织祭祀篇
- 1 “先蚕”和“先棉”的共同性
- 2 “先蚕”和“先棉”的相异性
- 纺织非遗篇
- 1 缂丝起源的疑问
- 2 缂丝传播过程问疑
- 3 缂丝称谓问疑
- 4 杭罗的品种和特征
- 5 南通蓝印花布的起源
- 6 宋锦工艺的起源
- 7 宋锦之名的起源
- 8 宋锦出现的原因分析
- 9 南京云锦织机的出现
- 10 织金和妆花技术的产生
- 11 南京丝织业与云锦的产生
- 12 阳新布贴研究现状和发展模式的系统性缺席
- 13 新疆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的名考
- 14 艾德莱斯工艺的新疆考究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0年12月,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教育部教材出版中心之一;1995年被原新闻出版署批准为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003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电子音像出版社,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网络出版权的出版单位之一,从此拥有了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四大媒介的正式出版权。